财联社1月31日讯(编辑 史正丞)AI系统生成的内容是否享有版权保护,美国政府机构在最新法规指引中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美国著作权局(USCO)本周发布的人工智能问题报告,对这一难题给出了原则性的意见:单纯向AI系统提供提示词的用户,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控制,使其成为输出内容的作者。

报告指出:“ 无论提示词被修改和重新提交多少次,最终输出展现的是用户对AI系统解释的接受,并不意味着用户对AI系统的表达享有著作权。

美国著作权局举例称,以目前广泛商用的“文生图”应用为例, 使用者在输入提示词时可能反映出了某些想法或者概念,但无法控制最终表达的结果。在现实情况中,AI会在内部对提示词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

下图以生成一张“穿着长袍、戴眼镜、读报纸、抽烟斗的猫”为例,使用者并没有明确图像中的细节,例如猫是什么颜色、什么姿势、具体穿什么衣服,这些都是AI系统自行填补的内容。

(来源:USCO)

这一解释,也意味着像《太空歌剧院》这样的知名AI作品,将继续无缘在美国申请版权。这张图片使用Midjourney创作,作者为了申请版权,已经与美国著作权局斗争两年有余。

(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来源:Jason M. Allen)

在这份指引中,美国著作权局也同时明确, 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并不一定会影响作品受到法律保护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逐案分析。

(来源:USCO)

更进一步的是, 如果人类对AI生成的作品进行显著的创意修改,那么整部作品都能获得版权保护。例如一部漫画中含有AI生成的图像,只要人类对这些图像进行编排,并与人类撰写的文本配对,整部漫画都能受到保护。电影也是同理,包含AI特效的电影可以申请版权保护,即使AI特效本身并不受到保护。

美国著作权局并不否认,未来可能有一天,人工智能系统会发展到允许用户对输出过程施加极其多的控制,以至于系统本身的贡献变得机械或呆板,但截至目前科技的发展并没有走到这一步。

(财联社 史正丞 )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