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月1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6日从合肥经开区2024年度人才发展大会上获悉,该区于2024年启动人才发展报告编制工作,并首次引入人才大数据模型。当日发布的《合肥经开区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2024)》(简称《白皮书》),是安徽首部三合一人才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显示,该区部分产业核心研发技术人才薪酬已与一线城市看齐。
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末,合肥经开区从业人员总量超40万人,新增大专以上学历参保人员超7万人。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1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约10.6万人,其中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院校和海外院校人数达到1.3万人。
多层次人才逐年增长,人才聚集效应形成。高层次人才存量超6000人,2024年增速位于合肥第一, R&D人员数量为4.4万人,均保持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技能人才总量为6.5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6.2%,在合肥处于领先位置,部分重点产业人才结构基本与先发优势地区看齐。
薪酬水平在新一线城市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与武汉、西安长沙等同一级别城市相比,合肥经开区技术人员及一线操作/服务人员薪酬在新一线城市具备较强竞争力,部分产业核心研发技术人才薪酬已与一线城市看齐。
通过本次“摸底性”调研发现,合肥经开区青年人才吸纳能力仍保持增长趋势。高校毕业生占全区从业人员的比重由3.6%上升至4.4%。近3年该区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不断攀升,硕士学历总体占比由12.8%上升至23.9%。二在人才呈现高质量流入方面,人才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明显。2024年流入人才中,超六成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为30.3岁,35岁以下人才占比超过七成,外部(来源地非安徽)流入该区就业人员中,来源多数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与此同时,2024年合肥经开区企业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8.2%,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制造业地区相比基本持平。
本次报告也梳理了未来三年经开区紧缺人才需求情况。根据统计,合肥经开区“3+6”产业紧缺急需岗位种类115个,其中技能人才岗位种类25个,未来三年紧缺岗位总需求人数分别为5673人、6045人、6409人。为方便企业高效、快捷搜寻紧缺人才,报告加入了人才地图,从供给端出发,从城市、学历等不同维度,描绘出经开区重点产业紧缺岗位人才的全国分布情况,也是合肥经开区提升人才服务工作的一项创新。
据介绍,基于本次报告编制工作的成果,合肥经开区在人才服务方面后续还将逐步推出相关的配套政策及具体举措,首先继续坚持建设与国家级经开区相匹配的产业人才强磁场目标,进一步打造经开区人才品牌效应,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其次计划包括设立经开区产业人才发展基金、探索“人才贷”“人才险”业务、高层次人才贡献“伯乐”积分体系、建立“皖籍”青年人才库等在内的相关举措,进一步夯实产业人才基础,加快人才结构优化升级;在人才服务工作方面,通过人才服务产品化、场景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等具体举措,提升人才服务的质量与温度,打造优质人才生态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