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飞 熊晶 张媛

2月3日,记者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湖北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借助科技手段,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工作。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广泛应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技术,成功预警部分重点水体的藻类水华情况,全年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2255个。

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水华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2024年的几起突发事件应对中,卫星遥感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应急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水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而这只是湖北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助力污染防治的一个缩影。

在碧水保卫战中,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常态化开展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演工作,成功预警了汉江、梁子湖等重点水体的藻类水华情况,为地方水华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在洪湖地区,通过追溯近20年的水生植被消亡过程,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评估依据。在斧头湖,则利用遥感技术成功预测了春末夏初菹草的暴发生长趋势,及时提出水草打捞建议,有效避免了菹草大规模集中死亡可能引发的水质恶化问题。

除了水体监测,湖北省还积极探索生境监测的新领域。针对藕池河西支水体干涸等生态问题,监测数据为“十五五”水环境点位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湖北省还开展了自然岸线率、水源涵养区以及陆生生态系统指标等一系列监测工作,为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蓝天保卫战中,卫星遥感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精准高效的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湖北省实现了对秸秆焚烧行为的大尺度、高精度监控。2024年全年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2255个,累计报送日报268份、周报40份,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

此外,湖北省还积极推进无人机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人类活动生态斑块破坏、秸秆焚烧、水华应急等关键领域,无人机巡查成了一线监管的得力助手。通过无人机核查县域动态斑块约200个,进行水华应急等航飞17次,不仅显著提升了监测效率,更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更为直观、准确的现场数据。

(来源:极目新闻)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