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运大幕拉开,列车增加,每天有60多趟客货列车穿行而过。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大桥设备安全稳定。
为确保黄河铁路特大桥在凌汛期的安全,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守桥卫士们早已蓄势待发,守护着一座座桥梁,准备迎接这场与冰雪的较量。
什么是凌汛?
凌汛,是河道封冻后,冰盖对水流约束增强产生阻力,可以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是地处较高纬度地区河流特有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
包头西黄河特大桥
春运期间,正值黄河封河流凌之际,凛冽寒风中,包头工务段包东路桥车间包头南桥工区工长何龙和他的同事们,身着厚重的防寒服,头戴紧实的防寒帽,全副武装地在包头西黄河特大桥上仔细地巡视、检查。
厚厚的棉帽下,呼出的白色哈气迅速凝结成冰霜,挂在眉梢、鼻尖。“每年春运的时候,也是黄河包头段凌汛期最关键的时刻。”何龙说。
每年11月下旬,黄河包头段河道就已经冻结,而上游河段尚未冻结,河水在厚厚的冰层中被抬升、冰冻,流凌密度持续加大容易堵塞河道,可能发生铁路桥梁卡冰结坝等险情。
——何龙
为消除凌汛期安全隐患,他们利用一系列技防手段,通过高空观测和局部特写的方式,精准确定河道上下游流凌分布情况及桥墩状态,及时将发现问题上报至有关部门。
进入凌汛期以来,包头工务段强化与地方气象、水利部门沟通协调与信息互通;及时组织召开防凌会商,阶段性部署推进防凌工作;同时加密巡查频次,组织人员全面排查凌汛期风险隐患,加大设备检查力度,对流凌密度、水位、风向、气温等重点参数进行监控,及时调整防凌应急方案,确保线桥设备万无一失。
三盛公黄河铁路特大桥
在三盛公黄河铁路特大桥,乌海工务段乌海路桥车间巴彦路桥工区的守桥卫士们也早已严阵以待,迎接春运与凌汛期的双重考验。
自2024年12月大桥上游首次出现流凌以来,工长马瑞祥便带领工友们闻“凌”而动,每天通过徒步检查、望远镜地面观察、遥控飞机高空俯瞰的立体式巡查方式,沿河道仔细观察凌情,动态调整防凌措施,全力确保凌汛期大桥的安全畅通。
有些冰凌比较大,径直撞向桥墩底部,虽然暂时没有影响到桥墩的结构,但还是要多观察、勤记录,确保桥墩状态良好。
——马瑞祥
桥上的风特别大,说话都有些听不清楚。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马瑞祥用冻僵的手指熟练操作着望远镜,观察着河面的冰层情况,分析、预测冰层的厚度、分布范围以及是否有冰塞、冰坝形成的迹象。
“记得我刚开始上班的时候20多岁,上桥作业很慌,来车时桥体的震感让我腿抖。转眼,今年已经是我的第35个春运了,大桥上的每个螺栓、每寸钢轨我都巡检过无数遍。”马瑞祥自豪地说。
凛冽的寒风中
铁路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默默守护着铁路桥的安全
随着春运大幕的开启
他们将继续坚守岗位
用实际行动确保线桥设备安全越冬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记者站(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张斌 任宇婷 乔玉 马勇 郭申昀 赵强 陈建军 董杰 宋佳琦 马威
来源:人民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