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宝龙城市广场,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早在十几年前,宝龙城市广场就已入驻青岛,作为商业娱乐综合体广场,宝龙承载了许多青岛人的记忆。

今天要说的,是位于李沧区的宝龙城市广场。虽经营多年,但期间总有“倒闭”“关门”等消息流出。这不,最近网上又有传闻称李沧宝龙城市广场要关门了。

近日,凤凰网青岛经实地探访发现,该商场内部冷冷清清、人烟稀少,墙上的确张贴了公告:公司因内部业务调整,相关业务将被暂停。

齐鲁商业评论第229期

撰文/董晓凤

审校/庄建成

近年来,青岛商业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随着万象城、凯德mall、万达广场等一大批购物中心开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几家欢喜几家愁,热闹的背后,也有不少商业体走向了衰落。

以地产起家的宝龙集团在本世纪初开始进军商业,面向全国建设商业、娱乐综合体广场。在青岛就布局四家,分别位于城阳区、李沧区、即墨区、胶州市。

相较于胶州与即墨的红火,城阳与李沧宝龙城市广场略显惨淡。

李沧宝龙城市广场于2011年年底开业,是青岛较早开业的大型商场之一,距离商业繁荣、客流量巨大的李村商圈仅有1公里左右的路程,周围还布满大量的居民社区,按理说客源充足,但实际上发展却每况愈下,近年来接连有大量商铺关闭,人气冷淡少有问津。近日,该广场贴出一纸公告,公告的内容也证实了此前要停业整顿的传闻。

9月30日,李沧宝龙城市广场发出公告,表示因公司内部业务调整,从2023年10月10日24时起将停止宝龙悠悠小程序购物积分、积分兑换停车券、积分兑换礼品等相关业务。

基于此,为了解商场内部经营现状,凤凰网青岛在10月10日上午进行了实地探访。进入商场,可以看到处于负一层的家家悦超市人气还不错,有周围的居民前来购买商品,一楼的数码产品店以及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仍在正常经营。

相较之下,其他楼层的状况则略显惨淡,只有零星的几家服装店、餐馆营业,大量的儿童辅导类的门头均为关门状态。四楼的电影院虽处于营业状态,但似乎因为顾客稀少的原因,售票大厅并未开启灯光。

据了解,李沧宝龙城市广场是继城阳宝龙城市广场之后,宝龙在青岛的第二个综合体项目,占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18亿元。其中还包括了宝龙自有百货品牌宝莱百货,于2011年12月初正式开业。

事实上,李沧宝龙城市广场并不是近年来才开始衰落的,早在开业一两年时就有商户表示入不敷出,纷纷撤离。

那么作为最早入驻李村商圈附近的商业娱乐综合体,李沧宝龙城市广场缘何走到这般地步?

一个商超是否受欢迎、是否经营有方,消费者是最有发言权的。

此前,就有附近居民表示“别的地方有的,这里没有。这里有的,别的地方都有,而且品牌知名度和时尚度都不高。”在凤凰网青岛视频号的评论区中,很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建的时候早就说了地角不行,挨着李村商圈太近了,附近又没有太多消费群体”、“都没人不倒才怪”、“宝龙房租贵停车还收费都不愿意去了”......

总体而言,一座商业综合体的成功运行,离不开企业的招商与运营能力,最关键的则是选址。

整体来看,李沧宝龙城市广场虽靠近李村商圈,但也有一定距离,二者隔李村河相望。且青岛各区市商业综合体基本饱和,其他区域消费者很少来此消费;李沧本域居民本就集中在银座、苏宁、利客来以及万达等商超消费,从集聚效应角度出发,也是李村商圈更为吸引客源,并且地铁2号线的李村站,出地铁就是商圈,也便利了大量来此消费的居民。再看宝龙城市广场,虽附近有大量居民区,但居民也可以在宝龙与李村商圈之间进行选择,并不能成为其忠实的精准客群,境地尴尬。

此外,宝龙城市广场自身的招商与运营能力也存在问题,或许是因为其总部是地产起家,用地产的思维和打法来做商业,才导致招商定位存在不足之处。

再看未来,经过此番调整,这座商业体究竟会重新整顿全新归来还是易主他人,一切都还是未知。

凤凰网青岛原创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