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截至8月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1.2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三分之二。对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加快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今天披露了新的信息。
总台央视记者 宁坤:今天(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有一个关注点,是在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要素保障方面,即将用到一系列金融新手段。其中包括,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等实招举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股权、基金、债券等融资工具组合发力,每年可以实现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300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则重点聚焦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卡点。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1%;1月至8月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丛林: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的困难。这项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
工信部表示,未来将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打造更多“独角兽”企业上继续发力。今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并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王江平: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