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再次成为高频词。“大力提振消费”被摆在今年湖南重点工作首位。

2025年,提振消费有哪些机会可以抓住,有哪些变化即将发生?近日,部分湖湘企业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从他们的视角,预见消费市场的下一步可能。

本报记者罗雅琪陈诗娴郝咏琪长沙报道

品质

金健米业:坚定品质才能赢得未来

2024年,传统消费模式向新兴消费模式转型加速,在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品质”和“性价比”同时成为消费市场的两大关键词。与此同时,商品猎奇包装的社交属性,成为部分消费者追求的方向,健康养生也成为新的消费主流。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面对消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传统品牌如何才能抓住新的消费机遇,焕发新的市场活力?金健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帅富成向记者分享了他对于近期消费市场变化的见解,并道明了金健米业要向“多元精品”转型的关键原因。

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第一个小包装大米品牌、中国粮食上市第一股……创立至今近三十年,金健米业曾斩获不少荣誉。帅富成表示,关键就是始终坚持以品质为先,不断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持续创新自有产品。

但一家以“米”起家的企业,要如何突破舒适圈,向“民以食为天”的蓝海全力冲刺?帅富成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多元化”“年轻化”和“健康化”。

关于多元化,帅富成介绍,以“金健米”为消费者所熟知的金健米业,早已从最开始的大米赛道扩展至面、油、奶及休闲食品,现如今产品种类已经超过1000个。去年底,金健米业还将湖南地区知名品牌“裕湘”的面制品业务和中南粮油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检测业务收入麾下。帅富成表示,金健米业手握“金健”“裕湘”两块金字招牌,在增强金健主业综合实力的同时,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为多元和优质的产品服务。

关于年轻化,或许大家很难想象,作为一家传统的粮食品牌,金健米业也能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成功和年轻人打成一片。

聊起2024年的消费市场,就不得不提到量贩零食赛道的“大混战”。“为打造‘爆款’,我们迅速推出了4斤装的什锦大果冻。10月初成功上市后,大果冻在短短一个月内,订单量便突破了5万件。”在帅富成看来,如今,破圈的关键是要做出“爆款”。品质过硬的同时,包装和营销也要吸引消费者。

关于健康化,帅富成调侃道:“年轻消费者以前都不太看产品配料表,但现在大家都在关注配料表中的每一种成分。这种趋势,反过来对我们企业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针对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金健米业推出了低油炸工艺制作的方便面。

展望2025年的消费市场,帅富成认为,小刚需类消费产品或将成为主流。金健米业不仅要做到保证民生,更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需求,并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功能分析,在产品的品质差异化、精细化上,找到利润点和增长点。

挑战 

劲仔:再造一个劲仔,夯实“好吃又健康的零食”定位

一条小鱼干,能做出多大的生意?

劲仔全球累计卖出110亿包小鱼干,一年进账近13亿元。这道源自湖南,风靡全国的小鱼干,不仅是休闲时分不可或缺的卤味小吃,更是下酒的灵魂搭子。靠着超级大单品劲仔小鱼“游上”A股,打造了“十亿级”潜力大单品鹌鹑蛋,以及豆干、肉干和魔芋等多个实力单品的劲仔,焕新了自己的新目标。

作为“大单品”战略践行者,劲仔食品创始人、董事长周劲松表示,劲仔的“大单品”战略,不是说只做一个单品,而是要把每个产品做到品类领先地位,成为品类的头部品牌。这名深耕食品行业三十余年的企业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争取“再造一个劲仔”。同时,还要挖掘打造更多的超级大单品。

自2020年上市以来,周劲松就明确提出了“三年内再造一个劲仔”的目标。如预期一样,上市后“三年倍增”的阶段性目标在2023年完成。

在完成上市后的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后,2024年劲仔启动了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未来争取“再造一个劲仔”,也就是到2026年,公司营收、净利润较2023年实现翻一番。

“虽然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但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周劲松表示。

而他的底气主要来自三个关键点:

从渠道来说,劲仔的产品仅覆盖全国约30万个终端,相较全国数百万个终端,产品的覆盖率远远不够,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从品类来看,近年来健康零食增速领跑行业,劲仔的鱼制品、禽蛋制品和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健康品类,正好符合这个健康化浪潮的趋势;

从产品来看,劲仔的第一大单品鱼制品和第二大单品鹌鹑蛋增速良好、占比较高,可以保障基本盘的增速,其他实力单品也表现稳健,这为劲仔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显然,新“三年倍增”计划绝不是随意而为。劲仔也将从产品、渠道、品牌等方面发力,依托鱼类零食、鹌鹑蛋品类的领先地位,通过品质升级、渠道建设、消费者沟通等,进一步夯实“好吃又健康的零食”品牌定位,把“劲仔”“七个博士”等战略品牌打造成消费者心中各品类的领导品牌。

劲仔的新计划、新故事,在周劲松心里已有决断,那就是不论如何,都将按节奏推动下一个“三年倍增”的目标达成。

比价 

乐尔乐:把价格打到最低,建立起核心差异

最近两年,零售商几乎都以“低价”试探,进而迎合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理念。这样的行业大变局中,湖南一家本土零售品牌脱颖而出,它就是号称“中国硬折扣鼻祖”的乐尔乐集团。价格做到比传统超市低40%,也不惧怕与拼多多比价。2011年至2022年,增长率都在46%左右,近两年的表现还要优于这个数字。

乐尔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正国,乐尔乐集团副总裁车海燕和记者谈了2025年实体零售业的新机遇。“乐尔乐的模式是将高品质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陈正国说。

2023年,乐尔乐宣布开放全国加盟。它发现单靠直营门店,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开放加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因为,硬折扣的本质是以低价带动规模,用规模创造利润。

目前,乐尔乐门店已扩张至湖北、江西、广东、河南等十余省市。截至1月21日,乐尔乐签约门店数超过8000家,2024年通过并购和整合增加了4000家,成为了销售规模超500亿元的零售巨头。

今年乐尔乐的发展重点还是做规模。“做硬折扣一定是以规模为核心的,我们有更大市场占有率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市场中活下来或者说活得更好。”车海燕说,规模越大、身位越领先,乐尔乐的主导权、选择权、议价权将更多。

当下,零售行业正在经历洗牌。在陈正国看来,未来的零售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便利店,做即时消费,生命力强;二是线上板块,满足对时间要求不高的人;三是硬折扣仓储店,一站式购齐。

而乐尔乐所处的硬折扣赛道,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最近几年,硬折扣站上了风口,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纷纷入局。

在陈正国看来,硬折扣是未来零售的主流之一,但大家蜂拥而至的时候,自己就要找差异化。“乐尔乐走了一条和别人不同的路,目前来看我们不能说没有对手,但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差异。”

硬折扣是一场规模的整合赛,但能够用折扣化理念搭建出一整套供应链体系的实际上少之又少。“硬折扣模式的生存土壤,必须有强大的供应链作为支撑点。”陈正国说,这也是乐尔乐能让商品变得更便宜的基石。

目前,大量零售商还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销体系的阶段,很难找到价格最低的货源。这也是乐尔乐当下无法被他人复制的关键。

创新

盛香亭:一直用变化来应对变化

在过去的2024年,从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到新技术更迭,“极致性价比”成为餐饮业竞争关键词。

餐饮企业要如何突围?盛香亭,一家从长沙跑向全国的热卤品牌给出了答案。从开辟新消费场景到找准差异化赛道,从热卤轻餐到转转热卤,盛香亭一直以“变化”来应对“变化”。

近日,盛香亭热卤创始人廖宗毅接受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局的当下,盛香亭依旧坚持将热卤进行到底,“我们不要做网红,要做常青的网绿”。

盛香亭创立于2016年,95%的门店都开在购物中心,消费者多为年轻人。这个被消费者和资本追捧的卤味品牌,提供的是休闲化的热卤小吃。无论是选址、产品,还是渠道,都体现了盛香亭的布局重点——对热卤“就餐场景”的抢占。可堂食、年轻化的新式热卤,被视为餐饮场景竞争下卤味的“新物种”。

高速发展之后,廖宗毅发觉,热卤的赛道宽度终归有限,怎么样让作为区域性小品类,去走向主流?

这是他接下来思考的问题。

应对市场的变化,都是从发现细微处的改变开始的。2021年,廖宗毅在南京一家购物中心闲逛时,发现人流量一般的商场,在负一楼的一人食涮涮锅,却有着不错的人气。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如果用一人食模式来打造热卤的就餐场景,用更好的食材、更好的用餐环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这个想法虽然浮现在廖宗毅的脑海中,但从有灵感到彻底想通做这件事的逻辑,他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于是,转转热卤就此诞生。

“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多大的信心,我们拿了两家店做测试。”廖宗毅说,没有任何宣传和大肆营销,2022年4月,盛香亭转转热卤的两家门店低调营业,一炮走红。

谈及转转热卤模式火爆的原因,廖宗毅给出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从热卤的小赛道切换到了火锅的大赛道。第二,转转热卤精准触到了一人食的蓝海。“当下的年轻人有一个很大的共性——社恐。”为了应对“社恐”需求,盛香亭转转热卤的座位间距,特意设置在70厘米左右,这是“一人食”最舒服的距离。

在餐饮竞争的红海中,找到了不可复制的定位,廖宗毅用了这样一句话总结:“选择大于努力。”

在他看来,当下盛香亭要做的不是在小火锅赛道上的“卷”,专注的仍然是在热卤赛道的深耕,不管是从前的盛香亭,还是转转热卤,都是探索热卤+的可能性。“我一直觉得,不要做网红要做网绿,这样才能长久。”为了保持“长青”,廖宗毅一直在做品类创新。

“虽然之前百分之八十都失败了,但创新是品牌一直要做的事情。”廖宗毅说。

做产品的时候永远要把品质放第一位。——金健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帅富成

大单品战略不是说只做一个单品,而是把每个产品做到品类领先地位。——劲仔食品创始人、董事长周劲松不要做网红,要做常青的网绿。——盛香亭热卤创始人廖宗毅

硬折扣模式是未来零售的主流所在。——乐尔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正国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