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21日宣布计划申请于3月6日辞职。他表示自己对2023年10月7日以军应对哈马斯袭击的失误负有责任。
哈莱维:对失误负有责任且辞职时机已成熟
哈莱维在声明中表示,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决定辞职,因为“每天都伴随着对失误的责任感”。他表示,现在以军已取得重要成果,停火与释放被扣押人员正在推进,辞职的时机已经成熟。他称,已将辞职信递交给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和总理内塔尼亚胡。
以军总参谋长 赫齐·哈莱维:我对以色列国防军的失败负有责任,也对取得的成就负责,我希望我们未曾取得过这些成就,(因为)任何成就都无法弥补自战争开始之日所造成的巨大痛苦、悲伤和损失。
哈莱维还补充道,在辞职之前他将完成对10月7日袭击的调查,并进一步加强以军战备以应对可能的安全挑战。哈莱维的原定任期是到2026年1月。
哈莱维该不该辞职?以国内民众反应不一
对于哈莱维的辞职声明,以色列国内民众反应不一。有以色列民众认为军方确实应该对行动中的安全漏洞负责。
以色列民众 奥姆里:我认为总参谋长辞职非常正确,早就该这么做了,下一个该辞职的是内塔尼亚胡和整个(以色列)政府,他们应该和军队一样承担责任并退出。
但也有以色列人认为,以色列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期,在战火未完全平息的情况下,辞职并不合适。
以色列民众 吉尔:我对此感到震惊,以色列目前正处于我们所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一个时期。撇开停火不谈,这是临时的,我们还处在战争之中,现在可不是辞职的好时机,我们需要有人领导军队,继续保卫我们的边境。
舆论分析称以色列与哈马斯第一阶段执行协议意愿强
那么哈莱维为什么选择在3月6日辞职?以色列各界的反应如何?哈莱维的辞职对于以色列政坛,以及后续以军的行动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总台记者 魏然:对于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引咎”辞职的声明,有以色列媒体用“震惊”来形容。这是近17年以来,首次有以军总参谋长在三年任期结束前就辞职的。
总台记者 魏然:哈莱维原定任期将到明年1月结束,这次为什么选择在3月6日辞职?有舆论分析,哈莱维所选的辞职时间3月6日,正好处于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刚刚结束。在这一阶段,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执行协议的意愿较强;但倘若进入第二阶段,便涉及以军全面撤军、永久停战的谈判,和谈料将十分艰难,前景并不明朗,不排除加沙战火复燃的可能。哈莱维提前辞职,也是有“全身而退”的意味。
哈莱维辞职折射以军方和政府矛盾白热化
总台记者 魏然:而哈莱维辞职,另一个侧面,也暴露出其身上所背负的政治压力。长时间来,以色列军方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已经趋于白热化,双方不通气就自行执行相关命令的情况曾多次发生。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就曾解雇了跟他诸多观点相左的国防部长加兰特。以色列军方认为,现实来看,要彻底消灭哈马斯是不大可能的,在通过政治途径解救被扣押人员以及加沙军事施压之间,以色列可以采取一种平衡。但内塔尼亚胡却执意要作战到底,彻底消灭哈马斯。再者,内塔尼亚胡还被军方指责,缺乏明确战略和战后计划。
反对派致敬 极右翼欢迎
总台记者 魏然:在哈莱维宣布辞职后,多名以色列反对派领袖也纷纷发文,向哈莱维致敬,并同时敦促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引咎辞职。反对党领导人拉皮德表示,现在要让内塔尼亚胡和他整个糟糕的政府来承担责任,并且辞职。以色列国家团结党领导人本尼·甘茨呼吁内塔尼亚胡成立国家调查委员会来调查以色列10月7日遭袭事件,并举行大选,建立一个重新赢得民众信任的政府。但同时,也有以色列极右翼政党人士“欢迎”哈莱维的辞职。比如,犹太力量党领导人本·格维尔就称,乐见以军总参谋长的辞职,并希望未来有一个更加“有侵略性的”军官来担任以军总指挥。
以政府与军方信任危机或影响未来作战规划
总台记者 魏然:有消息称,最有可能接替哈莱维的人选是以国防部总干事埃亚勒·扎米尔,他也曾当过以军副总参谋长。以国防部长卡茨也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内开始为下一任以军总参谋长物色人选。不过,内塔尼亚胡与军方的分歧不解决的情况下,双方的信任危机仍无法根除,或影响以军未来作战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