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发生

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

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

已进入发病高峰期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可用

11月30日

国家疾控局发布

《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

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

其中也提到

诺如病毒全人群普遍易感

且酒精对其无效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全国多地已发生

多起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

📍湖北一小学

因诺如病毒紧急停课

11月5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浙江路小学发布通知称, 受诺如病毒的影响,该校自11月5日(周二)下午起立即停课,改为网上授课,于11月11日复课。11月6日,张湾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证实, 诺如病毒已经传染该校3个班级。

📍云南一小学

18名学生感染

10月17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小学 部分学生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经检测,初步判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截至10月18日16时, 符合病例定义18名。

📍 陕西西安一幼儿园

48名幼儿感染

10月15日,西安市雁塔区联合调查处置工作专班通报:10月11日,狮呈品格幼儿园多名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 确认48名幼儿感染诺如病毒。

“狡猾”的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

  • 致病能力强

只需极少的病毒量,通常少到18个病毒粒子,就可以传染。 而一个人感染后,一次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粒子。

  • 生存能力强

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普通热水无法烫死诺如病毒。

75%酒精、免洗洗手液无法灭活诺如病毒。

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 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

  • 下手不挑人

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 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会感染。

  • 感染招数多

饮食: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蔬果、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等均可传染。

接触: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污染物后,用未彻底洗净的手接触口。

空气: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形成气溶胶,造成传染。

“中招”后常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

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

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

或其中之一

一定不要盲目服药

要遵照医嘱立即就医

👇👇👇

  • 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 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

国家疾控局最新提示

诺如病毒具有 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技术指南明确, 诺如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酒精对其无效,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或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消毒至作用时间后,小心清除干净。

对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有效氯5000mg/L至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应避免接触污染物。

上海华山医院发文提醒: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要做到以下几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提醒

↓↓↓

保持手卫生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分开食宿,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正值诺如病毒感染高峰期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源:新闻坊、央视新闻、国家疾控局、央视财经等

编辑:沐一帆、陈晨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