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山东能源西北矿业亭南煤业公司认真落实上级系列决策部署,承借改革东风,融入创新大潮,深层激发企业活力,奋力打造四新国企,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优化制度改革破旧立新赢先机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改革的关键在机制,核心在人。一直以来,该公司围绕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山东能源集团“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要求,通过持续改革和优化管理,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员工能进能出“精准化”、薪酬能增能减“差异化”。
围绕“干部能上能下”,制定《管理技术人员履职考核管理办法》,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分领域评价模式,采取调整岗位、降职、免职等方式加以调整和优化,提供“上”的依据,完成“下”的指标,构建起“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良性竞争环境,激励各级管理人员主动担当作为。
围绕“员工能进能出”,持续完善管理人员“1+N”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畅通员工退出渠道。深化“六定”管理工作,该公司根据机构改革情况重新进行定编定员,积极引导职工从地面向井下、辅助向采掘的正向流动,将优化后的富余人员编入采掘生产后备队伍,2024年地面转井下辅助25人,井下辅助转采掘27人。积极推进“六大清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旷工、长期病伤、返聘人员以及劳务派遣用工进行全面规范清理。同时,启动培养百名“一人多岗、一人多技、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工程,最大限度为山东能源基建开发矿井输送人才。
围绕“薪酬能增能减”,严格预算政策落实,按照市场化和绩效原则,强化薪酬管控,优化薪酬结构,推动薪酬分配向效率高、责任重、贡献大的关键岗位倾斜,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倾斜,向业务一线岗位倾斜。坚持“按劳分配、正向激励”原则,健全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制定班组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案,月初制定任务量,月底严格考核,逐步形成了“循环保班、以班保天、以天保月”的方式,在劳动效率提高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凝聚创新合力集智聚能促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该公司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强化激励引导,释放发展活力,使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成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聚焦水、火、瓦斯、冲击地压、顶板重大灾害防治,确立实施系统优化、灾害防治、智能建设等11个科技项目,归集研发费用9800万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2024年,先后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申报科技成果鉴定4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出创新成果转换,荣获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科技项目进步奖2项、中煤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奖3项。
聚力打造劳模工作室、研究生工作室等多元化创新渠道。蔡建建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4年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关旭劳模工作室大力实施技术攀登工程,开展“三亮三比”主题活动,引导创新工作室成员锤炼过硬作风,提升能力素质;签订师徒帮扶协议,制定优秀师徒奖惩制度,实现人才的“孵化”作用。同时,公司吸引高学历人才成立研究生工作室,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确立《充填工作面面后充填效率改善研究》等研究课题13项,正在推进实施中。
广泛开展全员创新,注入发展活力。通过在职工中开展群众性创新、小改小革、提案改善等活动,不仅减少了材料投入、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还以低成本、高效益、见效快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2024年,申报职工“五小”群众创新项目、青年“五小创新”竞赛项目、职工技术创新成果200余项。其中《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的制作应用》《喷浆机料仓的加工制作》分别获中国技协煤炭专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示范引领树标杆 守正创新争一流》《实干绘就青春最美底色》被国家杂志《当代矿工》刊登,充分释放了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创新创造潜能,有效提高了竞争力。
深耕人才沃土聚贤育英强动能
人才是推动改革最活跃的力量。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该公司始终在探索与实践。
2024年4月27日,该公司高质量承办西北矿业首届“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现场推进会,“44451”培训模式得到上级高度认可推广。自“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建成VR实景模拟体验室、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及井上下4个实操培训基地,开展“副总师、部长”上讲堂,管理人员赋能培训,智能化、维修工等各类操作人员提技培训319期1.84万余人次,组织12个工种312名职工技能比武。目前,公司共有高级技师18人、技师153人、高级工596人、中级工379人,队伍整体素质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先后接收高职院校实习生39人、高校毕业生19人(研究生8人),柔性引进国家级技术专家1人、省级技术专家2人。持续深化“31789”工程,实施大学生“墩苗式历练”计划,建立“英才计划”人才库,优选3名“88后”年轻干部担任部门单位“一把手”,推选7名大学生走上“班组长”岗位,遴选67名优秀人才入库。目前,该公司管理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6岁,队伍结构更加年轻化,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人才竞相涌现、脱颖而出,并输送55人支援杨家坪、刘园子等兄弟单位开发建设。
深化改革风正劲,砥砺奋进正当时。实践证明,改革是激发亭南煤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关键一招”。该公司将继续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谋划推进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以实际行动为山东能源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