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参会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此前签约,为广西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产业链 。“广西虽然后发,但是面向东盟出海口,很多企业还是愿意到广西来发展。同时,广西也是价值洼地、投资洼地,资源聚合之下广西将得到新的发展。”
一组数据显示,广西在东盟合作中一直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连续 24 年,东盟是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常年占广西进出口的 50% 左右。截至 2024 年 6 月,广西备案或核准对东盟投资企业 467 家(含境外机构),协议投资总额 109.9 亿美元。
在谈及股权投资对广西发展的作用时,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认为,创新资本是推动前沿科技发展,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打造东盟人工智能中心的战略规划中,广西要展现出前瞻视野。 同时,广西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二是政策优势,享有国家战略叠加红利;三是绿能优势,绿色电力资源充沛。以华友钴业200亿投资为代表的重大项目落地,印证了广西在新能源领域的吸引力。
刘昼认为,目前,广西已有良好的制造基础,拥有10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柳州、南宁入选先进制造百强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超百家。
而在产业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已成为广西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在人工智能上,广西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 10% 以上。在广西刚刚召开的 “新春第一会” 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 成为高频词。会议指出,要不断落实 “人工智能 +” 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广西省会城市南宁,也与青秀创新中心一同发力人工智能,并且拥有中国 — 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及南宁清智、南宁泰克半导体、华芯振邦半导体等半导体产业链企业。
在低空经济方面,南宁市青秀区无人机上中下游产业链企业已占到南宁市的三分之一;在桂林、阳朔,多个景区正在开发动力滑翔伞、直升机、热气球、载人飞艇等低空载人观光项目;北海市银海区更有海上牧场,巡检无人机广泛应用。
截至目前,广西上市公司有41家,数量居全国第21位,这意味着广西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提升空间。
也正如此,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7年底,通过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注资广西引导基金累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带动各类资本投资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特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10大类N支子基金。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