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诗浩长沙报道
今年湖南体育如何发展?2月26日,2025年湖南省体育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对2024年全省体育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据悉,2025年,全省体育工作将聚焦三条主线——备战参赛第十五届全运会、大力发展体育赛事促消费、积极推动青训体系建设。
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行,湖南将全面做好我省全运会备战运动员科研、医疗、思想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让教练员、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备战,努力完成参赛目标任务,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在持续巩固提升举重、体操、羽毛球、赛艇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发展潜力项目,积极探索振兴“三大球”有效途径;
全力以赴申办2029年第十六届全运会。
全面做好赛事经济
继续创新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各类体育赛事,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品牌赛事落地湖南,鼓励支持全省各地申办更多符合城市气质、年轻人喜欢的重大赛事;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品牌,实现以赛助旅、以赛兴城;
开展湖南省体育惠民促消费活动,发放体育消费券,争取做到活动发放周期长、覆盖范围广、优惠力度大,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市场潜力。
发展青少年体育
将持续传承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推进体教融合,推动运动项目和中小学开展“一条龙”体教联合办学,强化阵地建设,全力推动益阳国家羽毛球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共建,加快推进县级体校职能恢复;
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锚定“下半年开工建设”的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速推动湖南省体育训练基地(含国家训练基地)和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搬迁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青训科学性专业性,大力推行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省队校办”“市队校办”模式;
联合省教育厅共同制定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标准,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改革,调整省运会项目设置,突出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才功能。
湖南
近三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86平方米增加到2.88平方米(待国家体育总局核定)。
全省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达到121家,受益人次超5300万。
2024年,湖南制定《湖南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5年)》,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实施“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健身场地设施,共完成12个“口袋体育公园”改造,支持9个小型体育公园、1个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建设。
长沙
2024年,长沙累计举办赛事活动2000余场次,带动800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体育及相关产业收入突破50亿元。
去年长沙共举办1102个全民健身赛事,打造了四季花海跑等30个特色项目。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3.9%,参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的合格率达95%。
长沙市人均体育消费金额达329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7.92%,激发居民体育消费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