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6日电 (罗照祥 陈馨)位于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的列宁小学,是中国共产党于1934年在陕甘边区创办的第一所红色学校。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在阳光雨露中成长。这里播撒过革命的火种,培养过革命的接班人,经过不断发展,列宁小学不仅是庆阳市华池县的教育标杆,也是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6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来到列宁小学开展“电力知识进校园 上好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用电“安全网”,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

化身“电”老师 用电安全进课堂

“同学们,我们湿漉漉的小手不可以触碰电源插座等带电设备……”活动中,国网庆阳供电公司青年员工石佳玉化身“电”老师,通过播放PPT,视频动画,穿插提问抢答等形式,讲解了如何防触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知识。同时,以教室常见电器、插座等“教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室内电源、电器和室外常见电力设备的安全用电、电力设施保护、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遇到故障时的正确做法等知识,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用电安全知识课,在新学期伊始筑牢校园安全用电防线,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

“‘湿手不要摸电器,保持干燥要牢记,电闪雷鸣雨倾盆,电杆树下有危险’‘电’老师给我们教了许多关于安全用电的顺口溜,我一下就记住了,回去我也要说给爷爷奶奶听,我也要像‘电’老师一样,争当‘安全用电小小宣传员’。”列宁小学学生张巨泽骄傲地说道。

小小无人机 放飞科技大梦想

“无人机状况良好,现在打开遥控器,注意旋翼摆动,左边摇杆往前推,同学们快看,是不是直线上升了。”在无人机互动体验区,孩子们瞪大眼睛观看无人机飞行表演,随着无人机发出的剧烈“嗡嗡声”冲向天际,操场瞬间沸腾,孩子们仰着涨红的小脸不断惊呼着。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无人机哦,它不仅可以帮助电力人员巡视高处的电力线路及设备运行情况,还可以将拍摄到的缺陷隐患进行识别,回传到系统后台,便于我们第一时间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缺陷隐患‘无处可逃’,供电稳定杠杠的。”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员工赵省宁边操作边说道。

“原来无人机还有这么大的本领啊,叔叔快再给我们演示一遍,这个到底要怎么操作。”在现场孩子们兴奋极了。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精彩的讲解让同学们意犹未尽,收获良多,充分调动了同学们了解电、学习电、用好电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近距离感受了电力巡检的高科技,帮助同学们开启探索电力世界的新天地,点亮了孩子们对“电力科学”的求知热情。

沉浸式体验 撑起安全防护伞

“电源跳闸了,面对金属棒、干木棍、塑料棒、湿木棍,又该选择哪种解救工具呢?”在触电急救体验区,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员工刘兴博带领学生们沉浸式参与体验,带着问题学习触电应急抢救知识。

“遇到突发情况,在等救护车时,身边人的救助是最快的。但是在救助别人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护好自己,学会正确的救助方法很关键……”刘兴博一边说着,一边向孩子们演示正确的触电急救方法。

“胳膊肘要绷直,力度要再大一些。”“自己数着,根据节奏来……”活动中,“电”老师通过知识问答、模拟演示等趣味形式,紧密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等日常急救技能操作方法,从如何正确断开电源、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到遇到危险时的急救方法。学习完毕后,同学们纷纷排队体验,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校园配电室、教室、食堂、学生宿舍等用电场所开展了用电检查,切实将用电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为开学季保驾护航。

奉献光明,点亮梦想。近年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围绕国网“电力爱心教室”公益项目常态化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学校师生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意识。同时,利用开学季时期,对学校配电室等电力设备进行检查,了解学校用电需求,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为构建校园安全和谐用电环境贡献力量。(完)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