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平市委编办通过严把设立关,抓好规范运行,畅通退出渠道,规范档案管理等措施,扎实做好议事协调机构规范管理工作,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邹平篇章提供了坚实的协调保障机制。
一是严把准入关口。根据2020年7月出台的《关于规范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的通知》,明确由市委编办实行清单管理、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确需增加的从严把关。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正式文件涉及设立议事协调机构的,履行发文程序前,需报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前置审核。同时绘制议事协调机构相关事项办理流程图及明白纸,方便部门知晓程序,提高政务效率。
二是明确调整条件。根据《关于规范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的通知》,市委、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需变更名称、主要工作任务、主要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或牵头)部门单位的,按程序报市委或市政府批准,以原发文机关名义重新发文公布。变更其他成员的,经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人同意,送市委组织部审核组成人员名单后,由议事协调机构机构发文公布,并分别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委编办备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不再发文。因职务变动等原因,议事协调机构成员由新任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自然补入,一般不再行文调整;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空缺期间,相关工作任务由该成员单位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承担。
三是抓好规范运行。自2020年起,连续5年要求各议事协调机构报送年度运行情况报告,各议事协调机构对建立健全议事规则、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召开会议情况、成员单位协同配合情况等进行逐一梳理,列明年度重大问题解决情况,通过运行情况报告,督促议事协调机构真正发挥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破难题的平台作用。
四是畅通退出渠道。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各牵头部门上报的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时限,按月核对,逐一排查,及时与牵头部门沟通联系,督促牵头部门提交撤销申请,在管理台账上予以核销。
五是精准政策对接。议事协调机构精简规范后,市委编办分三批召开由43个牵头部门参加的工作对接会。通报现有各类机构情况,将上级有关议事协调机构、专业性委员会、专项机制、联席会议和临时性工作专班的管理政策进行解读,进一步严明工作要求。
六是强化部门联动。市委编办商请市公安局提供2018年10月26日撤县设市以来,刻制的带有“委员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关键字的印章名单。对查找出的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专班印章,核实所属单位。市委编办工作人员与印章所属单位开展“点对点”沟通,强调有关工作要求。要求市公安局加强对公章刻制点的管理,明确如刻制涉及议事协调机构印章的,需要事先由市委编办进行审核。
七是严谨档案管理。2020年以来,市委编办安排专人对议事协调机构沿革文件进行整理归档。归档工作以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所在)部门为序。将机构成立文件、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成员单位分工、组成人员调整等文件材料全部纳入,方便查阅的同时也为规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
(通讯员:李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