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王雷
春至,东风解意,新绿蔓延。2月24日,随着挖掘机轰鸣声的响起,枣庄市2025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一片热火朝天的氛围中盛大启幕。11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宛如110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821亿元的总投资,规模宏大,令人振奋。这些项目涵盖低空经济、高端装备、“新三样”、算力经济等多个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为枣庄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预示着枣庄即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资源精准匹配,铺就项目畅行“高速路”。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的统筹协调,这就需要建立高效的项目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源的精准匹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土地资源方面,要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的土地需求,避免土地闲置和浪费。通过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土地等方式,为项目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在资金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对于“新三样”项目,可以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温情服务护航,消融项目梗阻“冰溜子”。优质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聚焦关键要素环节,跨前一步送服务,让企业在项目筹备初期就能感受到贴心的关怀,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提前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快人一步搞协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施工不受阻碍。紧跟一步解难题,当项目遇到技术难题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当项目面临原材料供应紧张时,帮助企业协调供应商,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通过全方位地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切实让企业在枣庄投资放心、建设安心、发展顺心。
稳执担当之笔,画好项目奋进“同心圆”。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导向,是激发全市项目建设活力的有力抓手。要让每一个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都深刻认识到,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只有紧紧围绕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枣庄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必须将项目建设任务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同时,还要健全完善“月度监测通报、季度考评亮榜”的晾晒警示工作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进度滞后、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和问责,从而全面激发全市上下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只要全体参与者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就一定能够让这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相信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枣庄的经济将实现新的跨越,人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一个充满活力、创新发展的新枣庄也必将绽放出新时代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