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江 淄博报道

2024年,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力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构建全流程数字见证,推行“5+3+2”分散评标数智化新模式,推动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市累计完成交易项目680个,交易额440.68亿元,节约金额9.3289亿元,节支率2.07%。其中,《构建招标投标全流程数字见证方式》入选“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典型做法”,《构建公共资源“5+3+2”交易体系 助推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入选“淄博市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最佳案例”,为淄博市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交出高质量“服务答卷”。

全力护航重大项目,夯实服务保障根基。完善“一通道五机制”,成立服务专班,根据省、市重大项目名录最新调整情况,主动靠前作为,为326个重大项目精准 “画像”,提前介入、贴身指导,为项目建设注入加速度,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招投标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创新打造“5+3+2”模式,强力驱动评标模式变革。通过制度和技术双轮驱动,实现社会中介机构、评标专家、招标人代表、监督人员、见证人员“五隔离”;依托省专家库抽取系统和自主开发的“e齐评”专家选座系统,代理机构线上预约抽取专家,评标专家自主选择最近的评标场地,根据系统分配的席位参加评标,实现专家抽取、场所选择、席位分配“三随机”;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和分散评标普及应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分散评标“双覆盖”,分散评标项目覆盖面和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打造“30分钟评标圈”淄博模式。

研究开发数字见证系统,筑牢全流程数字见证防线。开发数字见证系统,实施数字见证,借助监控、网络,实现开评标区域与数字见证室音视频及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招投标领域推行代理机构、见证人员退出专家评审区域工作机制,实现评标活动全流程、全方位“线上”见证服务。设置25个重点见证点,对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评审专家、投标人4类交易主体异常行为进行预警,在全省率先实现深度智慧见证,为行政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公安经侦4类监管提供有效支撑。

全力推行交易档案数字化,精准实现项目一键归档。紧扣“交易档案+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并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系统自动获取项目自进场至合同签订全过程所产生的所有交易文件、图纸、清单附件、开评标信息、中标信息、音视频等资料,并按照 “一标一档”进行归集,完成后自动刻录成光盘予以备份,开放四合一专家录屏下载端口,提供全时段下载服务,代理机构能够就近自行选取获取四合一专家录屏,让代理机构更加省时、省力、省钱。

着力促进企业降本减负,搭建数据和资金的桥梁。协调银行机构为平台中标企业发放贷款229笔32.36亿元,实行信用承诺制度,为投标企业减免保证金2.17亿元,实现“信用”变“资金”。大力普及保函应用,协调银行、保险等部门将电子保函利率由2‰降到1.5‰,为企业盘活资金 3.55 亿元,有效纾解企业资金困境,减轻资金重压。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下一步,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为淄博市工程建设交易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