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清扫老旧小区环境卫生……这几天,家住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蝶园社区的王阿姨很忙。忙有忙的“价值”——划去已经兑换物品的100多个积分,王阿姨的“爱心存折”上又增加了4分。

为进一步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寒亭街道不断探索积分制推进基层治理。其中,蝶园社区“红蝶”志愿服务“爱心超市”率先“营业”,社区专门制定了“志愿者积分兑换管理制度”,志愿者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会获得相应积分,在“爱心存折”中盖上专用积分兑换章,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时,居民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物品,让“小超市”发挥“大作用”,“小积分”激发“大能量”。

把爱心变积分,让积分有价值。蝶园社区志愿者崔美兰常常教居民学才艺,镜湖社区居民服务日活动邀请了医生免费为居民义诊,志愿者牟灵昌在社区进行红色宣讲,泰祥社区志愿者郑俊宝常常上门为老人理发……各行各业、多才多艺的志愿者们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好帮手,补上了社区治理的“最短一块板”。

寒亭街道也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阵地,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丰富志愿服务品牌内涵,通过凝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大学生、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探索打造“邻里守望”“360°幸福生活圈”等46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整合居民需求和社会资源精准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寒亭街道志愿服务“爱心超市”也从1个增加到4个,方便志愿者就近参与。

镜湖社区志愿服务“爱心超市”里,志愿者们兴高采烈地挑选着心仪的奖品。“家里用的洗手液、卷纸,小孙女背的书包,都是我在‘爱心超市’换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真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崔阿姨说。兑换物品从香皂、洗手液,到烧水壶、棉被,各类奖品一应俱全,这些奖品虽然看似平凡,却是对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最好认可与激励。

志愿服务“爱心超市”的建设和运行,不仅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宽度和广度,也让群众从中尝到了“甜头”,群众从攒积分到兑积分,攒的是荣誉感,兑的是归属感,“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下步,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将探索更多“爱心积分”应用场景,激励更多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孝老助小、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