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涂梦蝶

通讯员 李斌

实习生 宋梓倩 刘梦宜

“51分贝、52分贝……”2月19日上午,武汉市岳家嘴小区内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器显示屏上的数字正实时跳跃,监测周围的声音环境。

为全面、实时地掌握声环境状况,湖北省积极推进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203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噪声自动站”),实现了对17个市州的全面覆盖。这些监测站如同城市的“耳朵”,全天候不间断地捕捉着噪声数据,为声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岳家嘴小区内的监测站点实时显示噪声数据

203个自动监测站实时关注声环境质量

“还有五分钟,准备开机……”2月19日上午10时55分,在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的噪声自动站内,珠海高凌信息科技公司工程师田鸿昊正和同事们进行站点设备的数据比对测试,以确保自动站监测数据的准确。“设备开启后,需要连续运行24小时,和手动声级计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比对,看看数值误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田鸿昊说,“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比对结果了。”

田鸿昊(中)和同事进行数据比对测试

该监测站点架设在一栋老旧民房的房顶,距离从武汉市内穿过的京广铁路直线距离为三十米左右,监测区域属于4b类声环境功能区(铁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夜间噪声达标限值标准分别为70和60分贝。田鸿昊介绍,该站点属于全自动监测,可实时捕捉并反馈噪声状况,从目前监测数据来看,该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基本达标。

监测站点附近驶过列车

目前,湖北已建成类似的噪声自动站203个,覆盖17个市州。其中,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设置了30个自动监测站点。根据土地功能类别,这些站点分布于城市的居住文教区、商住混合区、工业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和铁路交通干线两侧,能实现365天24小时实时自动监测。

2月20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收到田鸿昊消息:该站点设备运行正常,监测数据正常。

湖北声环境质量水平持续改善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近五年来,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连续监测声环境质量,更科学地反映声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部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4005个噪声自动站建设,监测能力实现从手工向自动质的飞跃。

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此前,噪声仅通过手工监测,数据碎片化,代表性不足,难以全面反映实际情况。今年1月1日起,湖北省内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后,数据实时传输,准确性显著提升。

点开湖北声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可以看到监测数值实时跳动变化,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室工程师张周祥介绍:“噪声为秒级监测,采集到相应数据后,我们会对数据进行审核,剔除例如雷雨、大风等自然界噪声因素的干扰,确认比对监测结果,确保数据准确。如有超标噪声,站点会实时进行录音和监控,便于我们分析噪声来源。”

湖北声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采访对象供图)

2025年起,湖北夜间声环境质量也被纳入国家生态环境考核体系,与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要素共同参与考核。“目前随着水环境、空气环境的改善,以及广大居民日益提升的生活品质需求,大家对于声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的噪声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后,噪声成为环境治理新焦点。”张周祥说。

根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环境质量数据,2015年至2024年,湖北省声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昼间达标率由89.4%上升至96.4%;夜间达标率由66.4%上升至83.9%。自动监测站点收集的数据除了上报生态环境部用于环境质量考核,还会用于识别超标区域、污染类型,指导制定长期管控措施,以及处理实时投诉等。

(来源:极目新闻)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