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1月10日,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携《共筑同心圆——中华民族的家国故事》(以下简称《共筑同心圆》)亮相湖南出版展台,并举行名家见面会。名家、作者和读者齐聚一堂,走进这部优秀主题出版物,感受小故事背后深厚家国情怀。
《共筑同心圆》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日常生活,讲述凡人小事。书中收录56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涵盖我国56个民族。56个故事跨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时光,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勾勒出全新的民族团结宏图。
活动现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庆从推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角度,与读者真情分享、交流创作心得和感受,通过访谈的形式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作为作者团队成员,教育部民族团结进步创新教育基地研究员韩佳钰、赵娇身着民族服饰与现场观众分享图书、热情互动,向大家介绍撒拉族和苗族的服饰特色和民俗风情。
湖南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晖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共筑同心圆》的出版是集团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和重要成果展示。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激发全社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热情。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共筑同心圆》是一部意义非凡的作品。希望通过出版这样的优秀作品,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版力量。
“傣族新年,又称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活动期间,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打造的数字人“小圆”首次亮相,为现场观众带来民俗文化讲解。该数字人是基于《共筑同心圆》一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一次全新尝试,是“文化+科技”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接入腾讯大模型,实现人机互动,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渊源等知识。
活动现场,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与列宁格勒出版集团签署俄文版输出协议,将《共筑同心圆》图书版权输出至俄罗斯。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是中南传媒旗下一家精而美的出版社,一直以来坚持小切口、大主题的发展策略,以高标准做精主题出版和重点文化工程,擦亮出版品牌。未来,将继续致力做好融合出版和文化教育服务工作,不断扩展品牌影响力;推进融合出版走深走实,创新融合发展新生态,交出一份亮眼的“文化+科技”答卷。
记者周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