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刺痛,严重时眼里像刀子割,沙子磨……随着寒冷干燥的冬季到来,干眼患者明显增多了。

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眼科医院获悉,该院的干眼门诊近期每周的就诊患者都超过千人,近一半的患者都是在密闭的室内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工作的办公族

几天前,20多岁的姑娘小李来到宁波市眼科医院的干眼门诊,检查发现她双眼频繁眨眼,戴镜视力从1.0下降到0.6左右,她眼睛表面泪膜破裂时间只有2秒,远低于10秒的正常值,而且角膜上皮也有明显损伤,导致她的异物感特别明显。

据介绍,泪膜破裂时间是指眨眼后保持睁眼状态,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间隔。这是评价泪膜稳定性的客观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则表明泪膜不稳定。

小李说,这段时间自己正在准备毕业论文,最近这一周几乎天天熬夜,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超过12小时,而且都是在图书馆或自习室这样开着热空调的环境里

医生说,这正是冬季干眼症患者增多的原因。

医生解释,冬季气温低,空气湿度下降,加上多风的天气,会使泪液蒸发加快,眼睛更容易感到干涩。此外,冬天使用暖气或空调等设备,会使室内空气变得更加干燥,进一步加速泪液的蒸发。

这样的环境因素,如果再碰到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了眨眼次数,会导致泪液分布不均,加速泪液蒸发,更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

此外,关灯玩手机也是非常危险的视力“杀手”。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欧阳智琨表示,前来就诊的眼科患者中,尤其是青年人群中,容易因关灯看手机带来干眼症的情况,甚至易患人群会出现青光眼发作的可能。

据介绍,干眼症患者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

干涩感,总感觉眼睛里有沙子或异物,像被风吹干了一样,缺乏润滑感;

刺痛感,眼睛可能会出现轻微到中度的刺痛,尤其在用眼过度或环境干燥时更为明显;

痒感,眼睛发痒,且用手揉眼会加重症状;

红眼,由于眼部血管扩张,眼睛会出现红血丝;

反射性流泪,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眼睛干涩刺激,可能会出现反射性流泪,但这种流泪并不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视力模糊,由于泪膜不稳定,导致光线散射,出现一过性视力模糊,尤其在阅读或看电脑屏幕时更为明显,眨眼后可能得到缓解;

视物疲劳,长时间用眼后,容易出现视物疲劳,需要频繁眨眼来缓解。

目前干眼症高发,医生提醒:

预防干眼病的有效方法,是要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或暖气环境中。

另外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用手揉眼睛等。如果眼睛出现上述不适情况,还是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还要多眨眨眼。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每分钟约眨眼24次,每次眨眼,眼睛都会分泌泪液,来保证眼表的湿润。

有人觉得眼睛干,以为得了慢性结膜炎或其他疾病,常常到药店买眼药水自行治疗。但要提醒的是,如果长期使用大量眼药水,反而会使干眼病情加重,甚至引起药物毒性的眼表疾病。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近日天气寒冷干燥,坊友们的眼睛是否有不适感?不妨在评论区说说~

来源:新闻坊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