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通讯员侯晓民 报道

马化彬(全国人大代表、菏泽市定陶区南城社区党委书记,回族):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吹响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集结号,动员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作为一名基层民族社区党委书记,我深刻感受到,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核心动力,要以观念更新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更新观念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以思想引领变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创新激发活力。南城社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红石榴”互嵌式社区建设目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南城民族社区将以“走在前、开新局”的担当,把改革创新的基因融入血脉,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全力打造“交往有温度、服务有精度、发展有厚度”的互嵌式民族社区样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大会强调了改革创新对于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民族社区工作中,改革创新同样是实现社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近年来,南城社区以党建引领打造“红石榴”品牌,通过实施“1324”网格化服务,创新探索“四同四共”工作法,实现了同治共居、同育共学、同心共事、同融共乐,建设了“一老一小”服务中心,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在原南关小学,打造“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涵盖了健康查体、娱乐、健身、科普、老年食堂、小学生课后辅导等,增强了居民幸福指数。2024年又以茗嘉兴种植合作社为纽带,联合郑庄、吴庄、东王楼、西王楼和王洪庙社区等村居成立联合党委,通过组织联合,班子共建、资源联通,产业共兴、治理联抓,社会共治、服务联办,民心共融、人才联育,乡村共富的“五联五共”村企联建新模式,探寻各民族互嵌连片振兴共富新路径,在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茗嘉兴种植合作社等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化品牌聚集地;合作社种植户共有20余户种植食用菌,每户平均增收20万元以上。建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机制,以“智惠乡村”工作站建设为平台,与菏泽学院合作开展黑皮鸡枞菌菌根多糖提取技术攻关,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创新推广菌菜(春季瓜菜—高温草菇—秋冬蔬菜)轮作模式,每亩增收10000余元,这些都是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求上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区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紧密结合实际,谋划思路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会议任务落地见效。在“红石榴”互嵌式社区建设中,将落实改革创新精神,以创新理念持续推动民族社区的高质量发展。

徐姗(省人大代表,曹县县委党校正高级讲师,白族):大会的召开,全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当排头兵、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正如打造亚马逊热带雨林生态一般,政府需要全方位考量,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适宜的政策“阳光”、资金“水分”和人才“土壤”等要素。只有这样,市场主体才能如同雨林中的动物、植物、鱼类等,找到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从而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当营商环境、创新氛围等条件适宜时,创新成果必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推动改革创新,需要政府搭建平台、完善规则、优化服务,将具体的经营与发展决策交给企业和市场,做好监管工作,为企业松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山东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在积极探索前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许多地方的创新实践取得显著的成效。今后,我们应当持续学习先进经验,不断优化发展生态。同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特色优势,推动民族镇村在改革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让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向着更高目标大步迈进。

我将积极履行少数民族代表以及人大代表职责,立足自身岗位,为山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之明(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回族):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2月5日,乙巳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山东改革创新的集结号,必将引领我省2025年全年工作的方向。林武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明了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改革必创新,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会议明确的10项重点改革,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旨在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事必有法,然后有成。大会的召开,为我们今年的工作开好了头、起好了步。接下来,我们要认真贯彻大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做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认真开展“深扎”调研工作,挖掘山东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两创”发展,创作推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助力山东文艺高质量,为我省现代化强省建设供献文艺界力量。

崔春花(青岛市城阳区中日韩协同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朝鲜族):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举措,为山东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无党派人士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要学在先、思在深、干在实,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

一是以观念更新引领工作创新。聚焦地方对外交流合作中的堵点、痛点问题,结合实际,拓宽思路,不断探索地方对日韩交流合作的创新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在山东对日韩地方交流合作领域“走在前、挑大梁”。

二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地。紧紧围绕大会提出的“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重点改革任务,发挥山东对日韩开放桥头堡优势,构建对外经贸合作新场景和“国际时尚街区”消费新场景,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山东品牌出海与海外品牌引进的“双向联动”;拓展与日韩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优势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日韩资企业来鲁发展;拓宽山东国际友城朋友圈,以“好客山东、好品山东”为平台,助力齐鲁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打造中日韩地方交流合作新典范。

三是以主动担当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无党派人士和少数民族代表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围绕实体经济、新质生产力、培育外贸新动能等主题,深入调查研究,精准献计出力,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赵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淄博金岭镇金岭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回族):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新春第一会”,释放出“改革创新”的强烈信号,明确了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我认真学习了大会精神,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关键。通过这几年在金岭南村的工作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前金岭南村是有名的“乱”村,2018年我上任后,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大网格+片网格+微网格”管理,才实现了村情的精细化管理,让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目标追求。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而言,意味着不仅要有物质生活的提升,更要有精神文化的丰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看到村里从曾经的矛盾多、上访多,到如今村民幸福感满满,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更加明白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目标。

第三,群众力量是坚实基础。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在盘活闲置土地、发展养殖产业等工作中,正是因为有群众的信任和配合,我们才能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今天的成绩。

下一步,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行动、创新的精神,为全省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强化基层治理创新。持续优化网格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让每一个网格员都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完善“邻里之家”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的余热,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吸引外出的大学生、能人返乡创业,为村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与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定期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村民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三是提升文化建设水平。继续支持村里的文化协会、合唱团、广场舞队等队伍的发展,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挖掘和弘扬金岭南村的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