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号召,满足动物致伤患者的就诊需求,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与传播,近日,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急诊医学科开设“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为患者提供24小时诊疗服务。
2024年12月26日,该院进行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动物致伤门诊)现场授牌
即日起,该门诊开始接诊包括:猫狗抓咬伤、蜜蜂蜇伤、老鼠、家畜宠物咬伤等患者,开展科学规范的伤口冲洗、外科清创、感染控制等预防工作,承担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等的接种工作,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于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接种常见知识: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发热、狂躁、易兴奋、乏力、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一周以内发病或者1年以上再发病的情况均极为罕见。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后,几乎100%死亡。尽管狂犬病具有致死性,但却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2、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处、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或者被舔。
II级:裸露的皮肤被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III级:皮肤被贯穿、破损的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舔舐或者暴露于蝙蝠。
对于I级暴露,要清洗暴露部位,无需其他处理。
对于II级暴露,需要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对于III级暴露,除了立即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之外,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确认为II级且免疫功能低下的,II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也按照III级暴露处理。
3、狂犬病病毒是只有狗才能传播吗?
不是。
99%以上的人类狂犬病是由犬传播的。犬是我国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根据我国目前的狂犬病流行情况,致伤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可分三个等级:
高风险:1.犬、猫;2.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动物;3.蝙蝠。
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因此,我们建议被高风险动物致伤后,一律应及时进行开展暴露后处置。
低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鼠等啮齿动物。
被低风险动物致伤后是否进行暴露后处置,应根据当地流行情况。一般不建议开展暴露后处置。若当地发现有低风险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或发现低风险动物有狂犬病的情况,建议按照高风险动物处置。
无风险:非哺乳动物不患狂犬病,如龟、鱼、鸟类、昆虫等,被其致伤后属于无风险暴露,无需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4、被咬伤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是否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狂犬病是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狂犬病为疫苗可预防疾病,正确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可以有效预防人狂犬病的发生。
5、如果被咬伤、抓伤,该怎么做?
应当尽快就医处置。当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等,应尽快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处理。狂犬病暴露处置的原理是阻止狂犬病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狂犬病。通常情况下的流程包括:
(1)充分冲洗,减少伤口内的病毒量,同时用碱性的肥皂水冲洗,对病毒有破坏作用。
(2)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中和伤口部位的狂犬病病毒。
(3)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不良反应
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整体比较好,主要是局部红肿、硬结等轻微不良反应,少数人会出现一过性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的不良反应罕见。
关于破伤风疫苗接种常见问题:
1、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潜伏期多数为3-21天,可短至1天内,罕见病例可长至半年以上。
2、破伤风的常见病因?
(1)皮肤外伤史或破损史(如动物致伤、注射毒品等药物、分娩或流产等);
(2)皮肤软组织有细菌感染史(如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牙周感染、肛周感染等);
(3)有消化道破损病史(如消化道手术史、消化道穿孔等)。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存在于土壤、灰尘、人或哺乳动物粪便等介质中。伤后应尽快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感染。
3、什么是破伤风免疫制剂?
破伤风免疫制剂包括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主动免疫制剂就是常说的破伤风疫苗,疫苗注射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真正受到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袭时,就有抗体对抗。
被动免疫制剂临床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又称“人破”,来源于人;一种是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又称“马破”,来源于马。由于是动物血清制品,有些人可能过敏,所以注射前要做皮试。
4、伤口污染情况分类有哪些?
1.低风险伤口:6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的浅表伤口,且未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轻、不易形成厌氧环境且清创效果相对可靠。
2.高风险伤口: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未在6 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伤口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穿刺伤;撕脱伤;挤压伤;火器伤;烧烫伤及冻伤;存在未去除的缺血或坏死组织;伤口内有未去除的异物;已有感染征象伤口等。高风险伤口污染相对重、易形成厌氧环境且清创难度相对高。
5、接种破伤风疫苗还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应结合伤口性质与既往免疫史综合判断。
(1)全程免疫且最后一次注射后的5年内。所有类型伤口,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均不需注射。
(2)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后≥5年,但不足10年。低风险伤口: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均不需注射。高风险伤口:加强接种1剂疫苗,免疫球蛋白不需注射。
(3)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已≥10年。所有类型伤口:加强接种1剂疫苗,免疫球蛋白不需注射。
(4)免疫接种史不详或未完成3次全程接种。低风险伤口:全程接种3剂疫苗,免疫球蛋白不需注射。高风险伤口:全程接种3剂疫苗,并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
6、破伤风疫苗全程免疫该怎样接种?
对于未全程接种疫苗或接种史不明确的外伤患者,应尽快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种,以便获得长期保护。≥6岁儿童及成人的全程接种程序(见表1)。<6岁的婴幼儿及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