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空作业覆盖的行业愈加广泛,涉及建筑、电力、通信、市政、化工、文旅施工、公共管理等领域,且高空作业从业人数呈逐年上涨之势。
因此,在今年的青岛两会上,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应急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青岛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青岛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提出,建议加强青岛市高空高危行业岗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
高空作业具有极高的危险性。根据中国家电服务协会保险专委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共发生了5000多起空调安装事故,其中有362人不幸丧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我国高空作业事故数量逐年递增,事故死亡人数也呈上升趋势。2020年,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的保守估计,每年已知的仅由脚手架引起的高处坠亡事故在1000起以上。根据住建局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自2014年至2021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中高空坠落事故连年占比达50%以上,且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
在高空作业人员伤亡事故中,主要的伤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不当使用安全设备、作业操作不当、设备失效、缺乏有效培训等。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对高空作业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培训机制,以减少高空作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此,张旭明从两个方面,对青岛市强化高空作业安全、减少高空作业事故提出建议:由市应急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对青岛市建筑、电力、通信、市政、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高处作业情况进行摸排,全面了解各行业领域中的高处作业情况,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辨识出高处作业各类风险点并进行分析与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为后续的高处作业装备配备标准、高处作业培训地方标准,以及安全技术专业化培训考核提供依据。
建议由市应急局和市住建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全领域高空作业人员开展岗前规范化培训,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监督考核。由专业机构或组织对高空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岗前培训,包括应知应会与实操培训,让作业人员在实操中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