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提升惠州制造业发展能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日前,惠州市政府发布《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包括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提质创优、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质焕新、支持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支持降低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企业引育产业人才、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等十大措施。
根据措施,对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所辖首次“新升规”工业企业市级奖励4万元,对首次“新升规”当年产值超1亿元(含)且次年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奖励4万元。对各县(区)当年新投产当年上规纳统的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
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给予100万元经费配套。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年度评价结果达优秀、良好等级分别补助50万元、30万元。市级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市级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不低于500万元的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金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对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且首次通过运行评价达到合格以上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对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工厂、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80万元、40万元。对新获省级工业设计赛事钻石、金、银、铜奖(含品牌(企业)奖)的作品,每件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和8万元。
鼓励工业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方向,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市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申报省级、市级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
鼓励食品、纺织服装、制鞋箱包、家具、中医药制造等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市级每年安排6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新购置生产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的智能化、高端化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按其不超过实际签订合同金额50%(含)的比例进行奖励,单个企业当年享受奖励资金上限为20万元。
对新获评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当量值)以上、工业产值4亿元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度下降10%以上且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2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下降3个点再奖励20万元,最高100万元。对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获得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称号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
支持惠州市商(协)会组织举办有50家以上(含50家)制造业企业参加的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且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或作为指导单位的,市级给予主办方每场2万元补助。
对新入选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计划的人才和团队按上级项目资金同期数、同比例、同类目市级给予1:1配套支持。对牵头组建且获评省级产业创新人才联盟(集聚中心)、区域人才集聚平台的单位,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推动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比重超50%,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
编辑:吴方
茶情惠州
南方都市报×岚滋茶园
会四海之友,品千年惠茶。南方都市报与岚滋茶园联合推出「茶情惠州」文创产品。
「茶情惠州」文创产品以惠州特色茶为原料,融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款茶叶,更是一份承载着惠州故事、传递着茶文化的情感载体。
此次礼盒的红茶是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茶叶干茶条形紧结,金毫显露。冲泡后汤色深红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花香明显,叶底均匀。
南方都市报×岚滋茶园
联合推出 「茶情惠州」城市礼品
限量上市 1000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