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2月10日电 (李思思)道路平坦宽敞,路网纵横交织,城乡货畅其流,出行方便快捷……2024年,娄底市娄星区积极践行“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发展理念,加速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全区建制村及小组通水泥路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建制村通公交车率、农村物流覆盖率均达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

城乡公交“服务网”更加完善

“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经常要去恩口汽车站附近的街上买东西,以前只能走路或者坐5元一次的摩托车。现在通了公交车,出行、买东西、小孩上学都方便安全多了。”娄星区杉山镇恩口社区三工区78岁的村民成锡功搭乘在新通车的101路公交车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新通车的101路恩口三工区城乡公交。 娄星融媒供图

2024年11月,根据群众反映,娄星区委、区政府迅速响应,组织各部门实地勘察并制定方案,将101路公交车延伸至恩口社区三工区,加宽硬化道路,增设4个停靠站点,并完善安防设施。

从班线单一到四通八达,从乘坐勉强到舒适快捷。娄星区坚持“乡村全通”,形成城区内部、城区到乡镇、乡镇到村组三级立体布局客运网络体系。现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0条,公交通车里程约330公里,投入运营车辆75台,新改建4处公交枢纽站、13处首末站、4处公交停保场、700余个停靠站点,行政村通公交车率已达100%,票价下调40%至60%。“通勤班车”“菜农专用车”等定制公交相继开通,并为特殊群体设置爱心“专属公交站点”,提升群众出行体验。

近年来,娄星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集约经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其他成效”五大目标精准发力,不断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成功创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区。

城乡物流“微循环”更加畅通

每到中午,娄星区客货邮分拣中心一片繁忙景象,各种快递通过分拣打包,随公交车运往娄星区各乡镇。

娄星区蛇形山镇村民正在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点领取快递。 娄星融媒供图

“分拣中心占地6500平方米,总投资约1000万元,配备2条先进自动化分拣设备,设有75个村级格口,分别对应142个行政村,全区农村快递日均件约1万件,上行件200至300件,所有村级网点均不存在二次收费情况。”娄星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国英介绍,他们采取分批次模式高效完成村级网点快递分拣,为全区的乡镇居民提供便捷、精准的物流服务。

一个个小小的物流枢纽,畅通了城乡物流双循环。笔者跟随一辆满载包裹的客货邮公交,前往娄星区蛇形山镇增桥村,见到了当地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点的负责人谢晨,尽管她身体不便,仍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取快递的村民。“临近年关,日均包裹数量多达400余个。经过物流公司培训,我能熟练地完成各项操作,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方便村民取发快递。”

过去一年,娄星区在物流服务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引入国内首家客货邮大数据模式的“i-农村公交物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与“送悦”共配系统,实现社会快递包裹数据信息与公交运行系统的无缝交互,推动全业务链路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为乡村物流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开通客货邮专线18条,对现有62台城乡公交车辆进行改装,设置快递包裹专区;完成村级服务网点选址及签约130个,完善网点服务标志标识,统一配置消防器材、视频监控等配套设施,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物流网络。

城乡发展“新动能”更加充沛

双江红色旅游公路始于娄星区双江乡双江村,止于双江乡紫云轩度假村,与省道S543线相连,通过103路公交车,串联起贺国中故居、洪家山森林公园等多个景点,荣获2024年度“湖南省最具人气路”称号。

娄星区双江乡红色旅游公路。 娄星融媒供图

双江红色旅游公路不仅是大道通途,更是发展引擎。沿途新庄村集中流转土地700余亩,发展红薯、香葱等种植产业,村集体经济达到5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坪底村进行辣椒新品种种植试点,扩大坪底辣椒、黄桃产业连片种植规模,建设辣椒深加工基地1个、大米加工厂1个。

在这条路的带动下,娄星区积极探索“农村公路+”路洐经济发展新模式,高标准建设“红薯产业带”“辣椒产业带”以及“农旅融合示范片”,惠及40余家企业,年吸引游客200万人次。

五年来,娄星区已建成150公里生态文明样板路、190公里旅游路资源产业路、350余公里美丽公路,改造通组通户公路580公里、美丽校园路40公里;先后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获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下一步,该区将积极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争项目、优环境、拼经济、防风险、保民生、创一流”工作主线,深入推进“三基三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交通重点民生实事,为推动娄星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交通保障和融合发展力量。(完)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