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2月7日上午,黄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磁湖剧院开幕,黄石市人民政府市长吴之凌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黄石市经济发展速度、效益、质量连续四年全省领先。

吴之凌介绍,过去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黄石紧扣“六个聚焦、六个打造”重点任务,全力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成势见效,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新答卷。

开幕式现场

吴之凌介绍,2024年,黄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05.8亿元,增长7.1%、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全省第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亿元、全省第4,增长12.2%、全省第5;完成进出口总额606.6亿元,增长26%,均居全省第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与全省持平。国家统计局发布黄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全省第3,黄石市经济发展速度、效益、质量连续四年全省领先。

产业转型积厚成势,更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成长。2024年,黄石净增规模以上企业64家、总数达到926家。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07个、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112个。新增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43家、省级5G工厂5家,成功获评国家“千兆城市”。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1家,总量达249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居全省第2。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4家、总量突破900家。入选全省百强企业10家、百强制造业企业16家,数量均居全省第2。产业质效加速提升。建成投产中科光芯、诺德锂电等重大新工业增长点90个、新增工业产值35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增长31.4%、冶炼加工业产值接近千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17%、PCB产量超700万平方米,汽车制造产业产值增长97.6%、汽车总成下线6300套,优特钢占比上升至8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9%、占GDP比重全省第2,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8%、9.5%。

在全省率先举办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率先发布未来产业和人工智能发展指引,谋划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重点项目200多个,突破氢能炼钢、岩洞储氢等多个全国首创技术,大冶湖高新区获批全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吴之凌介绍表示,黄石集群强链成效明显。“5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以上产业集群,黄石经开区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排名进至85位、全省第2,大冶湖高新区全国考核排名前进8位。绿色发展成色更好。湖北新型绿色智能表面处理产业园建成开园,填补了武汉都市圈同类专业化园区的空白。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产值单耗分别下降2.5%和13.3%,单位GDP能耗下降6%、降幅全省第1,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吴之凌透露,改革开放活力迸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重点改革纵深推进。43项国家、省级试点工作落地见效,50多项工作在全国全省作经验交流。市域战略规划、大财政体系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等成为全省标杆,政府债务率下降至187%,市属国企资产负债率降至60.2%,黄石连续20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

(来源:极目新闻)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