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至,全球年味浓。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共享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2024年12月4日,当“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从“传统节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国年”到“世界年”,随着春节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这个象征着团圆、和谐的节日,不仅成为了中国的盛事,也逐渐走向了全世界。
多语种海外推广渭南美食
非遗焕彩 圈粉全球
剪纸、蒸花馍、贴年画、逛灯会、赶大集……为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陕西渭南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度过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春佳节。
为对外讲好渭南故事,将春节浓厚的文化氛围传播至全球,让海内外网友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传播平台积极策划,用好用活在渭外国人,精心组织开展春节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发挥平台多语种优势、借助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等海内外平台,通过软性表达、亲切视角有序释放春节策划产品,与世界共享浓郁中国味的文化盛宴。
国际在线Amazingchina\中阿之窗、中拉之窗、中法之窗\IPChina等海外社交平台账号推广渭南花馍
春节蒸花膜,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一捏一塑间,“拿捏”住的不仅是中国年的浪漫,更有海外网友对中国传统技法的好奇心。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传播平台联合国际在线Amazingchina\中阿之窗、中拉之窗、中法之窗\IP China等海外社交平台账号,采用英语、阿拉伯语、拉丁语、法语等语种,将一个个造型美观,色彩鲜艳,自然大方,精巧可爱的渭南面花,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传向全球,让海外网友从传统技艺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其中,【非遗里的春节】临近春节,陕西又来搞“花活”了/春节限定!渭南面花:传统手艺里的新年祝福等帖文,单篇流量突破10万+。
中国驻爱丁堡大使馆点赞渭南非遗过大年内容
此外,有一种年味儿叫赶大集;黄河岸边过大年,渭南各地新春文旅活动精彩来袭;跟着渭南非遗过大年!你要的“年味儿”来了!Get新年最潮之旅,中华郡开启非遗狂欢;春节嗨不停!来渭南过大年等内容,更是让海外网友过足了眼瘾,云上解码中国年味儿、感受渭南“非遗”魅力。
舌尖美味 香飘世界
渭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其独特而悠久的饮食文化,不仅让它在陕西享有盛名,更使得其在全国也颇有名气。春节期间,“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传播平台以【新春寻“渭”记】为题,创作拍摄了一系列与渭南美食相关的美食作品。大荔带把肘子、八宝饭、小米蒸鸡、粉蒸肉等一碗碗藏着渭南人乡愁记忆的美食被一一呈现,热气腾腾的中国美食通过一篇篇精美帖文,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年。
其中,过年蒸碗吃什么?软糯鲜香的小米蒸鸡别有一番风味;过年必备!一碗八宝饭甜蜜你的一整年;非遗花馍,蒸出浓浓年味等视频,通过小切口的题材细分、创作过程的互动反馈,让许多网友纷纷点赞转发评论。
“闻起来很香!”“看着很诱人。”海外网友对渭南美食的真挚赞美,是渭南美食走向世界的生动呈现。
年集一开,渭南的年味儿就扑面而来了。小年这天,在渭南的集市上,来自苏丹、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国际学生纷纷开启“逛吃买”模式。新鲜蔬果、美味肉食、特色小吃,丰富多样的中国年货,人群熙攘的年集市场,让这些身居异国他乡的外国友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他们塞得满满当当的手机相册和手中各式各样的年货产品正向世界展示一个活力渭南、精彩中国。
央视频推广发布 留陕过大年-国际留学生的渭南年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我和朋友一起去赶集,感觉非常热闹、人们很热情,东西很好吃。”来自苏丹的百卧说道。
春节期间,This is weinan 海外社交账号还积极与国内城市外宣账号联动,以“#SpringFestivaloneFamily #ChineseNewYear2025 #SpringFestivalGifts#SpringFestival #ChinaCulture”为话题,联合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江苏、陕西等全国100余家官方账号,发挥多语种传播优势,通过图文、影像等多元化内容,有点有面、有声有色讲好中国年味故事,以矩阵式提升宣传效力,切实增强海外社媒覆盖面和影响力。截至目前,联动覆盖网友1000万+,浏览量达200万+。
部分官方账号联动截图
春节,正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让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传递,让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渭南正以其独特的风采和魅力,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文 吴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