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冠军还是降级?足坛反腐案表明至少23支球队行贿舞弊,怎么办
文/姜诗华
随着这几天足坛反腐大案的庭审细节被逐渐披露,也让吃瓜群众彻底了解了中国足球近几年不堪经历的过往,除了陈戌源李铁等人的巨额涉案金额之外,各俱乐部自身的行贿舞弊行为也是让人触目惊心。足坛反腐案表明至少23支球队行贿舞弊,怎么办,剥夺冠军还是降级?这同样是外界非常关注的焦点。在陆续宣判的案件中,仔细梳理一下不难发现:陈戌源共从9家俱乐部受贿3000多万,上一任足协的二把手于洪臣从13家俱乐部受贿了2254万,还有与中超联赛关系密切的中超公司董事长董铮,从23家俱乐部受贿了2200万。时间追溯到2015年,任职足协副秘书长的陈永亮,在之后多年时间里从20多支俱乐部受贿1934万元。
当然,不同的足协官员受贿涉及俱乐部肯定有重合的地方,所以简单的说,至少有23家俱乐部存在行贿的行为,而受贿人遍及足协重要岗位,行贿总金额接近1亿。在此后李铁一案的庭审中,也涉及到俱乐部徇私舞弊的问题,而且点名河北华夏和武汉卓尔。只是,河北华夏和武汉卓尔是否在23家俱乐部之内,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不论23家俱乐部这个数字是否绝对精准?也不知道这23家俱乐部具体包括谁?但毫无疑问的是,最近几年中国足坛联赛层面的丑恶行为大面积产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如此俱乐部大面积违规行为,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上一次足坛反腐俱乐部层面的违规行为,当时的处理结果是:上一轮足坛反腐中,曾有多家俱乐部被罚:天津泰达、上海申花因虚假比赛均被罚款100万元、扣6分,退回比赛奖项,申花的末代甲A冠军头衔被剥夺。中甲延边队因在对阵广药的比赛中故意输球,被罚款50万罚3分;山东鲁能被罚款100万元,长春亚泰、江苏舜天、河南建业被罚款50万元。
很显然,这一次俱乐部层面的大面积违规,比上一次严重的多,那么如何处理就变得非常敏感了。虽然有法不责众的说法,但是如果不能斩断俱乐部和足协官员之间利益输送的温床,恐怕下一次的假球行贿行为会更突出。所以,在吃瓜群众普遍对足坛反腐案件非常好奇的同时,肯定也有很多俱乐部的管理者和投资人夜不能寐了。罚款剥夺冠军降级,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甚至会引发个别俱乐部的退出,也并不让人意外。
乱世用重典,职业联赛就得解散。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野火烧不尽,杂草又重生。如何处理?考验新一届足协处理问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