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官网的一则公示,正式确认了全红婵将于2025年9月拟保送的身份踏入本学府的大门,社会各界开始关注以后将与全红婵的名字紧密相连的这所大学。
14岁首夺奥运金牌,并创下10米跳台单人的个人记录,17岁又添2枚奥运金牌,全红婵是很多人的励志榜样,以她的卓越成就,她完全有资格获得这样的荣誉与机会。当然还可以更好,比如:北大、清华、复旦、北体工等等的顶尖学府也是可以去的,当暨南大学的名字出现在保送名单上时,大家难掩有些失望,相较于其他体育明星的选择,暨南大学稍显逊色了。
关于全红婵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消息传出时,人们开始纷纷猜测,为什么全红婵会选择这所大学呢?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首先,从个人意愿出发,全红婵主动申请了暨南大学,意味着她不是被动接受安排,对于自己未来教育路径有她的思考与规划。其次,经过深思熟虑后,全红婵有着多重考量,地域因素不容忽视。有一次采访全红婵,印象特别深刻,当记者问退役后最想做什么,全红婵二话不说,脱口而出就是想回家,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作为广东籍运动员,全红婵的成长与家乡紧密相连。
经历过少小离家、在外艰苦奋斗,多年刻苦训练,终于有了大成就,退役了想归家,很正常。广东体育局一直致力于培养并留住本土体育人才,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发展平台,推荐大学给全红婵时,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本土名校自然成为首选。对于全红婵而言,留在广东,不仅能够继续享受家乡的支持与关怀,还能在未来退役后更加方便地回归家庭,享受温馨时光。
暨南大学也是一所享有盛誉的211高校,苏炳添是该校现任的副教授,本校有与这位短跑名将突出合作,为中国田径树立了典范,也为暨南大学在体育人才培养上赢得了大大赞誉。全红婵把选择暨南大学,列入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她曾经回应过不想当教练,因为像恩师陈若琳那样,天天在队里陪着运动员,一年也只能回一两次家。所以选择暨南大学,离家近,退役后留校当老师,可以经常与家人见面。
可以看出,全红婵有着清晰的思路,想法也很简单,没有外界想像的复杂,不是只有北大、复旦等最高学府一条路可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消息称,全红婵的爸爸已经开始在看房了,要在市区买一套大面积的房,一家七口人可以住下的那种,这样她回家的路就更近了,甚至每周可以回家好几回。相信全红婵和妈妈都最开心了,妈妈最大愿望是拥有一套宽敞舒适的新房,让全家人都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很快她们就都可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