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阔别NBA历史上最繁忙的交易之后,是时候来盘点一下市场上的赢家球队们了。

最令人震惊的交易必然是超级明星后卫东契奇和戴维斯的互换东家,也为接下来的事件定下了基调。福克斯、拉文、巴特勒、英格拉姆、威金斯等曾入选过全明星、并依然保持高水平的球员,都在交易截止日之外更换了东家。反而是联盟最好的几支球队反而相对安静。只有东部处于领先位置的骑士,从老鹰收购了亨特。

虽然如此,我们依旧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内容,来探讨这次交易截止日的赢家和输家球队们。

先从东契奇的交易开始,这笔交易的赢家自然属于焕然一新的湖人。

湖人仅仅放弃戴维斯、2029年首轮选秀权和克里斯蒂就换来了东契奇,这是一笔没有人会犹豫的交易,毕竟这是25岁的东契奇,他在上赛季的MVP投票中排名前三。当前湖人的西部排位是第五位,距离第四名仅差1.5场胜利。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支湖人在本赛季后续的表现如何,但他们已经确定了围绕东契奇发展的未来路线。

从詹姆斯的合约期限来看,湖人无疑已经开始替未来做好了准备,拥有东契奇作为新时代的核心,湖人绝对是属于赢家一方。

另一个赢家是来自于NBA赛场之外的热度。

在赛季前两个月,外界热议的话题还是当下NBA出手三分频率过高,以及对于收视率的担忧,而现在则因为一系列重磅交易而重新掀起讨论热度,特别是震撼联盟的湖人-独行侠的互换。

很明显,适度的球员变动能够增加球迷兴趣,也有助于变更NBA一成不变的战力版图。在东契奇和詹姆斯健康出战的比赛,湖人势必能够成为焦点。同样的,独行侠和戴维斯、马刺和福克斯以及勇士和巴特勒也是同样如此。赛季中期交易是提升联盟关注度的一种特殊方式,特别是在这个越来越让人感到乏味的赛季。

结合球队战绩和补强选择看,骑士也是属于交易市场的赢家。特别是对比各自分区顶层强队基本上毫无补强措施的选择。

考虑到球队本身的天赋阵容,雷霆和凯尔特人在交易截止日前并不需要做出补强。雷霆拥有足够的灵活性来围绕年轻核心增加天赋,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按兵不动,仅仅从鹈鹕交易来老将中泰斯,以换取一个选秀权,随后又裁掉了他,腾出了一个阵容席位进入买断市场。

在此背景下,骑士得到了一名高水平的角色球员亨特,他甚至有机会搭档三位2025年的全明星队友以及前全明星中锋一起进入首发五虎,这对于骑士而言绝对是个重大收获。

通常来说,最终夺冠的球队不太会在赛季中期通过交易来补强关键球员。但我们确实看到了不少球队在交易截止日前得到关键补强,最终帮助球队冲击更高的成绩。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年的独行侠,通过交易得到加福德和华盛顿之后最终打进总决赛。而本赛季,亨特也有可能在骑士扮演这样的关键角色。

属于输家的第一部分,来自那些没有缴纳奢侈税的球队。

不缴纳豪华税的球队可以分享联盟内最高支出球队所缴纳税款的50%。根据ESPN记者Bobby Marks此前的预测,这笔分配金额大约在1800万到1900万之间。然而,由于骑士、快船、鹈鹕和76人四队选择避开豪华税,以及其他球队通过交易削减了税款,这笔分配金额最终也是大幅缩水。

目前来看,没有达到豪华税的球队预计能获得约1160万的分配金额,虽然随着球队填补空缺名额,这个数字可能会略有上升。不过这和2023-24赛季的1200万分配金额相差不远,并且远低于2022-23赛季创下的1500万的纪录。

输家的第二部分,属于赛季中期对交易持有怀疑的一方。

自去年夏天以来,联盟大多数的声音都是认为新版劳资协议会导致交易变得更困难,但是根据最终的交易结果来看,交易截止日之前发生了大约20笔交易,其中涉及超过了60名球员,相当于联盟约七分之一的球员发生了球队变动。

坦白讲,新版劳资协议确实对超过薪资上限的球队施加了更严格限制,也导致双方的交易更难被执行。但较少被讨论到的一个新规则是,球队可以利用交易特例来增加薪资,以进行交易或者签下自由球员。这一条款让更多球队能够加入交易,促成更大规模的交易推进,例如爵士在独行侠和湖人的交易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

最后的输家,我们给到一位球员:卡梅伦-约翰逊。

他属于是那种能直接在季后赛战场上帮助到球队的优质角色球员,但是篮网在交易截止日前没有选择将他送走,他只能沦为季后赛观众了。

可以预见的是,他在今年夏天会再次成为交易目标,目前合约还剩两年,而篮网正处于重建初期。他在接下来的剩余赛季内可能不会获得太多出场机会,主要在于篮网的赛季目标已经转向乐透机率方向上了。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