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中办起老年大学(走进传统村落) 山东省烟台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河阳村“王家大院”。 张成金摄(人民视觉)位于西河阳村的龙口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员们在实际操作。 柳明光摄(人民视觉)龙口市老年大学国学班的学员在课堂上诵读《大学》。 李 锴摄(人民视觉)龙口市老年大学“黄县泥老虎”非遗课程老师李殿平在课堂上进行示范。 刘启强摄(人民视觉)龙口市老年大学位于西河阳村老龙街上的教学实践基地“民俗体验馆”。 张允田摄(人民视觉)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烟台举办“我在实践中心过大年”文明实践暨“赏年画过大年”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实习生 王灏然1月22日上午,“我在实践中心过大年”文明实践暨烟台市“赏年画 过大年”活动在龙口经济开发区(龙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隆重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市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文明实践成果。1月22日,“我在实践中心过大年”文明实践暨烟台市“赏年画 过大年”活动在龙口市举办。(吕奇 摄)本次活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2025年龙口市春节秧歌首轮展演:三支队伍轮番竞技 扭出新春精气神 大众网记者 林晓冬 摄影 马毅 朱奎 曹积涛 姜登岳 烟台报道秧歌一扭,年味就有。2月6日,农历大年初九,龙口过大年中最让人期待的春节秧歌展演拉开大幕。来自龙口镇街的三支队伍集聚城区林苑,用精彩欢腾的大秧歌,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一支支衣装别致、造型各异的秧歌队在备受瞩目中依次登场。演员们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起来,舞龙翻腾、绸扇飞舞,不时变队形、走花样,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感瞬间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新春走基层】文旅大集首次亮相潍烟高铁四站,非遗文化展点亮旅客归途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从寒冬的尾声启程,赴一场与新春的约会。即日起,大众网烟台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组织骨干记者分赴烟台各区市,深入基层最前沿,从细微处倾听“城市生长力”,真实记录时代跨越发展的铿锵步伐,立体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图景。时间:1月22日地点:山东省烟台市烟台火车站记者:汤淼屈晨晨2025年将迎来首个“非遗版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党建共建聚合力 情系公交送温暖 公交是窗口行业,是“城市名片”,职工们无论酷暑寒冬始终坚守岗位,2025年元旦起公交全域免费,市民出行更为经济便捷。1月18日,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共建合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建二局山东分公司烟台联合党支部与龙口市公交集团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 情系公交送温暖”活动。龙口市交通运输局、龙口市国资中心分管领导,龙口市公交集团主要领导、相关负责人及部分职工代表,中建二局山东分公司烟台联合党支部书记李方利,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文化中国行|墨香印鱼影 情暖传承路 鱼拓,最早起源于宋代,由碑拓演变而来,是一种将真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活灵活现拓印到纸上的艺术。在山东烟台龙口市,民间艺术爱好者迟本年通过自行研习,掌握了这门艺术,并带动社区居民、学生参与。鱼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年年有余”,鱼拓成为不少人春节期间寄托美好祝愿的载体,迟本年也想把这份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作者:吴飞座、姜星宇、于钟昕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老外山东过大年丨洋女婿高铁坐高铁 编者按:春节不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1月30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四海同春中国年”全媒体报道,邀请在海外的山东人和在山东的外国友人讲述过年的经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下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故事。洋女婿高铁坐高铁1月28日,除夕。下午2点多,龙口市龙城壹号小区。“大大的福字贴中央,烫金对联贴门边,再贴上横批。”郑晓琳笑眯眯地举着“五福临门”的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龙口市委书记李万平:扛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旗,闯出龙口路径 2月6日下午,烟台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会,龙口市委书记李万平在大会上发言。李万平表示,龙口市将坚决贯彻本次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聚焦“攀高向新”与“聚链成群”再发力,矢志在产业发展上当龙头、作表率。深耕主导产业,举全市之力保障裕龙一期全面投产,抓好总投资600亿元的M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