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华

中国经济,“稳”的态势有效延续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形势稳定,物价温和上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大盘“稳”的清晰写照。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3%。图为2024年10月18日,桥吊林立的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作业繁忙有序。人民图片 计海新/摄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在复杂内外环境下,仍保持了5%左右的增长

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起点,更是新的社会矛盾运动。运用历史经验,把握现实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若干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把握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

六方面,抓好知识产权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为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知识产权系统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知识产权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改革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数据知识产权等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系统能力建设,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在多重约束下追求动态最优的过程,必须统筹兼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要坚持稳中求进,防止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长短结合,注重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防止好高骛远,防止为了短期目标而急功近利,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对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首先必须坚定必胜信心。”在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向国内外鲜明传递出中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底气。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透过困难和挑战,更应该充满

辉煌75年|经贸大国地位日益巩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2024年9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图为开幕式当天,参观者在博览会东盟商品展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货物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