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派

克拉布特里:特朗普与对华鹰派达成的“恶魔交易”,可能让中国再次伟大

【文/詹姆斯·克拉布特里,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美国的对华鹰派人士与特朗普总统达成了一份“恶魔的交易”。特朗普担心北京的实力正在超越华盛顿,批评前总统拜登等民主党人未能扭转局面,因此他似乎是采取更强硬对华政策的最佳选择。但在新一届美国政府旋风式的上台后,这笔交易看起来已经摇摇欲坠,让人怀疑特朗普那备受期待的对华政策更强硬转向是否最终会导致北京的地缘政治胜利。 特朗普的路线构成了两难。一方面,他已

原创 中美关系一夜变天?特朗普大动作来了,微妙时刻,普京对华亮明态度

珀杜的提名在国会的通过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他的背景使得他在共和党内部和民主党议员之间同时面临支持与反对的多方压力。从共和党内部来看,特朗普提名珀杜的策略显然可以争取部分共和党议员的支持,特别是那些认同特朗普外交战略的鹰派议员。然而,珀杜的提名并非毫无争议。他的“亲华”标签容易引发保守派内部的疑虑。部分共和党议员可能会质疑,珀杜是否能够在关键问题上坚定执行对华强硬政策,而不是受到其个人商业利益的驱使

和评理|美对华贸易政策听证会:对华鹰派的舞台秀,独断专行的烟雾弹

特朗普精简联邦政府结构,不应该只盯着被视为“没用”的部门,也应该考虑一下那些所谓“有用”的部门。对于后者,应该包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该部门也许是现任美国政府中最繁忙的部门之一,看似在努力让美国再次伟大,实则是在将关税武器化。根据其内部框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本应负责协调贸易政策、解决分歧并为总统决策制定议题,但实际上,该部门只是扮演着平庸角色,在国会议员和总统办公室之间充当传声筒,唯

格雷厄姆·艾利森:特朗普是“对华鹰派”还是“尼克松2.0”?

编者按:当大多数共和党人都在“反华言论”赛道竞相表演的时候,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前的竞选中却在中国议题上口风谨慎。结合上台后的一系列表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政治学者格雷艾姆·艾利森推认为朗普并非“正统对华鹰派”,并对特朗普任内可能的对华关系进展表示谨慎乐观。本文翻译自《华盛顿邮报》,仅供参考,不代表网站立场。 【文/格雷厄姆·艾利森】 在2024年选举中,1000多名候选人角逐众议院435个席位

中国打造无人军团?未来战争模式改写,美鹰派变脸,寻求中美和平

中国成功打造先进无人战斗军团,未来战争模式将被直接改变。眼看中美双方实力差距缩小,美国鹰派政客口风改变,主动寻求两国的和平共处。12月31日,香港媒体发布的一则报道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个可以提供“非常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换服务”的移动基站,这一基站即使是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系统依然可以保持10Gb/s的数据传输速度,并且延迟不会超过15毫秒。而在当前,

【思想者茶座】|理查德·萨克瓦:美国变鸽派,西欧仍是鹰派,中国应对乌克兰和欧洲好战分子喊“停”!

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刚刚上任一月的特朗普,一改三年来的美俄紧张关系,与俄罗斯举行高层会谈,开启了新的大国博弈棋局。 俄乌和平能否就此迎来转机?被美国晾在一边的“盟友”欧洲和乌克兰能有多大能量确保欧洲的安全?中国作为代表全球南方利益的重要大国,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曾经撰写《乌克兰前线:边界危机》、《丢失的和平》等多本俄乌冲突著作的英国肯特大学俄罗斯与欧洲政治学教授理查德·萨克瓦,近期接受观察者

上周国际油价小幅波动

上周,受美国政府拟加征关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国会听证会上释放“鹰派”信号以及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小幅波动。其中美油上周累计下跌0.37%,布油则上涨0.11%。(总台央视记者 渠莎莎)编辑:王一帆

特朗普提名驻华大使,又是反华鹰派,中方面临4场围剿,事态严重

特朗普提名驻华大使,又是一位反华鹰派,未来四年,中国将面临四面包抄,事态不容小觑。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公布了越来越多关键岗位的人选,其中驻华大使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他将提名前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珀杜出任这一职位。珀杜这个名字并不出名,大多数人应该会觉得他很陌生,那么他到底是什么背景呢?特朗普为何要选他?现年75岁的珀杜在2015年至2021年担任联邦参议员,是唯一曾在参院军事委员会、外交委员会都任职过的共

吴心伯: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兴高采烈...美国更撕裂了

【文/观察者网 王慧】特朗普自上任美国总统以来,在内政外交上动作频出,充分展现出其强势和颠覆性的行事风格。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在特朗普上任一个月之际赴美访问一周,在纽约和华盛顿与美国政界、学界、工商界、智库和媒体人士广泛接触。 他说:“和两个月前相比,美国社会更加撕裂了。随着特朗普进一步推进他的政策议程,美国社会将进一步撕裂,对抗会进一步升级。” 通过这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