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

碳路中国|资源“富矿”内蒙古:抢占零碳赛道先机

中新网鄂尔多斯2月6日电 题:资源“富矿”内蒙古:抢占零碳赛道先机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以自然资源丰富著称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已在零碳赛道中找到发展先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市,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6和1/3,产量分别占中国的20%和15%,均居中国地级市首位;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在1.4亿千瓦以上。图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资料图)。  丁昊供图 2021年,鄂尔多斯

奋战开门红|三一重能日照基地:高效下线风机,点亮绿能未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涛 厉昕月在轮毂智能拧紧单元,机械臂精准抓取螺栓,对中、穿装,三面机器人同时拧紧,1小时内便可完成100多个孔的贴面、拧紧工作;在螺栓分拣涂脂单元,自动化设备完成数据设置后,短时间内,便可完成批量螺栓的分拣、涂脂......步入三一重能日照风电智能制造基地的厂房内,两条生产线正在同时运转,多条机械臂全力组装,工作人员完成检修后,重达150多吨的风电主机便可进入打包单元。“基地

聚焦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内蒙古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风光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在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乌兰察布敢闯、敢试、敢干,锚定“闯新路、育产业、提总量、争进位”目标,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铁合金、马铃薯、大数据、大文旅等产业,着眼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加快构建起具有乌兰察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里“风”“光”无限好山川霁雪,天地银妆

安装速度提升30%,我国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今日竣工

今天(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一起感受一下这两大海上风电安装利器背后的“硬核力量”。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我现在是在我国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远号”上,在我身后是和它同期竣工的海洋工程起重船“志高号”。这两艘船共同设计,互相配合,形成我国海洋工程安装

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

据新华社电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权威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柳本立介绍,风沙灾害严重影响荒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固沙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沙害,但传统材料如秸秆、芦苇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强度不足等问题,亟待

新春走基层丨海上“追风人”:我在海上修“风车”

山东半岛是我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成百上千的“大风车”矗立在半岛周边的渤海及黄海海面上,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车随着海风缓缓转动,将清洁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点亮千家万户。而这些海上风电机组的转动不仅要靠海风,还要靠着一群“海上追风人”。戳视频↓↓↓一起跟随海上风电运检员,乘风破浪,与风赛跑。位于山东乳山南侧海域的风电场主控室正在发出警报:距离岸线26公里的A7风机发生了故障,乳山场站海上风电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退役风机叶片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

新华社兰州2月26日电(记者崔翰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权威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柳本立介绍,风沙灾害严重影响荒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固沙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沙害,但传统材料如秸秆、芦苇存在易老化、寿命

图片故事丨走近海上风电运维员

蔚蓝的大海上,一排排大风车迎风转动,为千家万户送去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快速发展,这些矗立海面的庞大风机,需要持续维护保养,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春节临近,在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来自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的海上风电运维员在这里辛勤工作。“90后”运维人员黄志明说:“这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故障风机经过我们的维修后恢复正常运行,就会感到特别自豪。”随着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发展,一些项目离岸距

安装速度提升30% 我国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今日竣工

今天(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一起感受一下这两大海上风电安装利器背后的“硬核力量”。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我现在是在我国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远号”上,在我身后是和它同期竣工的海洋工程起重船“志高号”。这两艘船共同设计,互相配合,形成我国海洋工程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