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

我们的春节|情牵故乡 味忆当年

年终岁尾,春节的跫音渐近,那熟悉而幽渺的年味,仿若丝丝缕缕的暖烟,自心底袅袅升起,萦绕周身,轻拨着记忆的琴弦。于我这漂泊异乡的女儿而言,春节宛如一场难以抗拒的归心之旅,向着故乡那温暖的港湾急切奔赴。我的故乡江苏淮安,过春节也很隆重。儿时的春节,是心中最为炽热绚烂的憧憬。腊八的粥香尚在舌尖萦绕,年味便似被一双无形巧手悄然撩拨,在忙碌的筹备中迅速氤氲开来,弥漫到家宅的每个角落。彼时,一身崭新的衣裳、满

临沂:蒸“面灯” 迎元宵

2月11日,在临沂市郯城县泉源镇集东村,人们聚集在一起制作“面灯”,以加深对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感受元宵节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当地有正月十五蒸“面灯”的习俗,蒸“面灯”需要先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上锅蒸熟,然后在灯窝里插上灯芯,倒上植物油。人们在正月十五晚上把蒸好的面灯点燃、放置,寄托着对五谷丰登、平安幸福的祈盼。(通讯员 李学飞)

小年纳福岁又新 海外侨胞共庆春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刘洋)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通常被认为是忙年的序曲。中新社22日连线采访海外侨胞和民俗专家,听他们讲述过小年的传统习俗。日本侨领贺乃和说,在老家北京,小年的到来标志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天的“规矩”较多。民间传说灶王爷在小年时上天言事,因此人们要忌脏污、忌口业。儿时的贺乃和与家人一起洒扫房屋,将旧年的灰尘清扫出屋,迎接新一年的祥和幸福。之后,贺乃和将父亲写好的春联贴到门

“山西菜上不得台面”?看看这些再说!

最近一两年社交平台上关于山西菜的调侃成了网络“热梗”起因是在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说“别看我是山西人但我不护短山西菜不入流上不得台面”山西菜咋样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这些再说!山西这片古韵悠悠的土地其美食宛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书写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地域风情与美好祈愿新春时节的三晋大地上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厨房里冒出来的香味儿像是山西美食开的一场音乐会这里的每一道佳肴都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数代人的回忆它们既

文化中国行|中国日报看山西:山西“蛇元素”花馍走俏市场

《中国日报》1月15日第7版截图随着蛇年临近,“蛇元素”花馍在山西省悄然流行起来,订单量在2025年春节前夕激增。38岁的贾如霞是“平定传统花馍”技艺传承人,自10月份开始接受订单以来,网上销售额已飙升至近90万元。“生肖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从事花馍制作已有18年的贾如霞说。“我们把蛇的造型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反响非常热烈。”贾如霞的公司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

(新春见闻)辽南属相灯照亮元宵团圆夜

中新社大连2月12日电 题:辽南属相灯照亮元宵团圆夜中新社记者 杨毅当暮色染透黄海之滨,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庄河市亮起星星点点的暖光。在当地人家的窗台上,盏盏盘踞的蛇灯昂首吐信。元宵节点属相灯的习俗在庄河已传承数百年。这种属相灯,需通过纯手工用彩色面团制作成十二生肖属相造型,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徐儿”(谐音,庄河方言)。每到元宵佳节,人们会选择自己属相的面塑属相灯,待到夜晚点亮,祈福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壹粉食堂|小年到!壹粉自制油炸麻叶,又香又酥年味十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曹蕾香甜酥脆越吃越香1月22日,壹粉“露珠1349”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一则美食情报,小年到了,炸点过年必备的小零食麻叶,酥脆甜香,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一起来看下制作方法吧~配料: 面粉、糯米粉、鸡蛋、牛奶、白糖、稻米油具体做法:1、面粉、糯米粉各150g,打入两个鸡蛋,20g白糖,用纯牛奶和面,放入10ml花生油,揉成硬点的面团,醒面一会备用;2、面

牛肉拉面、刀削面、羊肉泡馍……非遗春节就要吃非遗面食!

各式各样的面食,是过年期间大江南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从北方的牛肉拉面、刀削面、羊肉泡馍,到南方的杠子面、锅盔,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五花八门的面点不仅是一口熟悉的家乡味,更承载着人们对年的期盼与祝福。在甘肃兰州,当地人的早晨总是从一碗面开始,拥有超百年历史的兰州牛肉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清汤、白萝卜片、红油辣椒、绿色的蒜苗香菜和微黄的面条在碗中五色汇聚。要做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