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去平台所在地打官司?利己式条款当休矣 近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家陈音江反映:一些网络应用平台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用户与平台发生纠纷时,只能去平台所在地法院起诉。“比如,《××单车信息服务协议》约定:因本协议发生争议,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本协议签订地即上海市××区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解决争议。”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使用共享产品,商家提供的服务协议都会载明“解决纠纷只能去平台所在地法院”。由于商家一般不会显著标明,很多消费者也不会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购物平台“先用后付”模式缘何惹争议? 对于为何会使用“先用后付”功能,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并非主动选择“先用后付”,而是在支付页面默认推荐或不小心点击下开通的。有的平台甚至会更改默认支付方式,在部分商品页面弱化或隐藏添加购物车的选项,导致原本想收藏或放入购物车的商品,变成了直接下单。“一开始是平台给我推荐,我就想着试试,用了感觉挺方便就没有取消。”江西的刘女士表示,她并非被迫开通,因为开通时经过了授权,也习惯使用“先用后付”。随着这一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买张电影票还有服务费,谁在收?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电影春节档,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不过,有不少影迷发现,无论是网购电影票还是线下买票,票价中都含有一项“服务费”,而“服务费”价格会因不同购票平台、不同影院、不同电影而有所区别。网友分享电影票的确,在点开不同影院中的同一部电影票会发现,有5.9元和3元不等的“服务费”价格。那么,这个“服务费”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又是谁在收这笔费用?事实上,早在2015年7月,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警惕快递“空包诈骗” 春节假期结束,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专家提示—— 警惕快递“空包诈骗” 本报记者 韩 鑫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3日第 11 版) 快递包裹外观简单、寄件人却不明,打开一看竟是购物卡和广告单;紧接着,在返利诱惑下,层层套路诱导消费者进入骗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国内主要快递企业的网络运营转为日常模式,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快递渠道实施“空包诈骗”,给群众带来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买张电影票还有服务费,谁在收?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电影春节档,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不过,有不少影迷发现,无论是网购电影票还是线下买票,票价中都含有一项“服务费”,而“服务费”价格会因不同购票平台、不同影院、不同电影而有所区别。网友分享电影票的确,在点开不同影院中的同一部电影票会发现,有5.9元和3元不等的“服务费”价格。那么,这个“服务费”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又是谁在收这笔费用?事实上,早在2015年7月,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免费领养”小猫几天确诊猫瘟?警惕新型套路!记者调查→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最近,一种名为“免费领养”的模式在宠物市场中逐渐兴起,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免费领养”是真免费,还是营销噱头?背后隐藏着哪些风险?记者进行了调查。去年12月,北京的康女士通过“0元购”的形式,在一家宠物领养馆领养了一只小猫。根据签订的合同,宠物本身免费,但康女士每月需花费700元在该宠物店购买猫粮、罐头等产品,总共分24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动扣款。然而,几天之后小猫被诊断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靠贩卖焦虑4天入账20万,DeepSeek付费课,真实用还是“割韭菜”? 新技术概念爆火,付费培训课更热。春节假期后,各类DeepSeek付费课程在网络上铺天盖地,更有知识付费博主以“用DeepSeek赚小钱”为题,4天内就轻松卖课近20万元。 这背后,既有市场需求推动因素,也有部分人士借此投机,干起“割韭菜”的把戏。知识博主火速入局付费社群“2025开年真的是魔幻。”在朋友圈,知识博主老徐有些得意地说,自己最近搞了个“用DeepSeek赚小钱”的社群,没想到4天竟然有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利用二手平台非法获利!嫌疑人郑某某、梁某某,刑拘! 如今,通过二手平台网友们既可以出售闲置物品“回血”也可以买便宜的二手物品可以说二手平台通过价格优势、便捷服务、多样化商品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二手市场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也开始日益增多近日,转转集团就公开了这样两起与公安机关合作成功破获的典型案件——其中一起为,广东的寄卖商户郑某某通过高价“自卖自买”劣质商品,并利用平台用户权益保障政策进行欺诈性退款,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购物平台“先用后付”模式缘何惹争议 对于为何会使用“先用后付”功能,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并非主动选择“先用后付”,而是在支付页面默认推荐或不小心点击下开通的。有的平台甚至会更改默认支付方式,在部分商品页面弱化或隐藏添加购物车的选项,导致原本想收藏或放入购物车的商品,变成了直接下单。“一开始是平台给我推荐,我就想着试试,用了感觉挺方便就没有取消。”江西的刘女士表示,她并非被迫开通,因为开通时经过了授权,也习惯使用“先用后付”。随着这一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