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要努力把自己绽圆了

作家刘心武近照。小说按篇幅一般分为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长篇小说这个体裁很重要。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热衷于长篇小说的写作,最后在文学史上占有席位。当然,也有的作家一生未写长篇小说,但在文学史上不但占有席位,而且成为文学创作高峰。比如俄罗斯作家安东·契诃夫、我们自己民族的鲁迅。我是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写作,而且很早就尝试投稿。前几年经常有记者问我:“刘老师,您能不能谈一谈您的处女作《

画中轴成为习惯(追梦)

马捷所绘的北京钟鼓楼。  马 捷供图支起画架、铺展画布、蘸取颜料、勾勒轮廓……钟鼓楼风光渐渐在画布上呈现出来,行人纷纷驻足观赏。作画者叫马捷,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平日里,骑着自行车去画中轴线是他最喜爱的事,这一画就坚持了30多年。马捷从小在身为中学美术教师的爷爷指导下学习国画,此后又选择美术专业主攻油画,经常在鼓楼写生。2000年之后,马捷的工作地点换到了鼓楼外的安德路,家则搬到了永定门附近,

中国之城|西安:文物堆里“长”出的城市

新华社西安2月25日电 题:西安:文物堆里“长”出的城市新华社记者姜辰蓉西安全城各处散落着多如繁星的文物,仿佛保留时空碎片的“永恒之城”。古与今在西安奇妙嵌合,让人有种文物堆里“长”出个城市的感觉。西安,历史上的长安。十三朝古都,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一个个朝代在这里留下印记,“叠加”成现在的西安。西安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着青砖黛瓦、古楼高墙,每一寸土地都浸润这厚重的历史文化。“

中轴线上的更鼓新声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这是对北京中轴线最北端两座地标建筑的生动描述。记者在鼓楼下驻足,望着这座高大建筑出神。冬风袭来,鼓楼更显庄重,似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沧桑与今日的辉煌。《元一统志》载:“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改号大都,迁居民以实之,建钟鼓楼于城中。”如此算来,钟鼓楼修建距今已有七百五十余年。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报时,传达着昼行将尽、夜禁将启的信号,规范

北京钟鼓楼大年初一将击鼓鸣钟,敲响数字大钟108次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今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年。1月20日,东城区文旅局局长王铁峰在2025年东城区新春文化活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北京钟鼓楼将于大年初一(1月29日)开展“击鼓鸣钟廿四声·春节”击鼓鸣钟活动,结合北京钟鼓楼的报时方式,总计敲响数字大钟108次,表达一元复始、钟鼓迎春的热烈氛围。大年初六(2月3日)恰逢立春,将在钟鼓楼院内开展“鞭春牛”仪式,包含漏刻博士与司晨报春时、击鼓

AI创意视频:纸雕里的西安风华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与纸雕的艺术表现力,西安千年文脉在算法与民间艺术的交织中重构。人工智能深度解析西安地标建筑的曲线神韵及空间逻辑,生成数字化雕刻蓝图。大雁塔、钟鼓楼、长安塔等文化地标依次浮现,历史光影在薄纸变换间流转。作者:吴鸿波、杜坤、胡方方画面来源:影像行动力创意工坊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文化中国行|北京钟鼓楼:立春“鞭春牛”,钟鼓迎春来

仁风导和气,勾芒御昊春。“钟鼓迎春”立春鞭春牛民俗体验活动于立春当日在北京钟鼓楼隆重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主办,京睿文(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通过礼官报春、击鼓鸣钟、春娃喊春、中国时间文化角色巡游、鞭春牛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动环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2月3日上午,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铁峰发表开场致辞后,钟鼓迎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身着庄严礼服的礼官司晨走

钟鼓楼相声会欢笑开场,说学逗唱联袂贺新春

1月22日晚,时值小年夜,第十届钟鼓楼相声会《巳巳如意》春节慰问专场在东城区少年宫剧场火热开演。此次专场连续两天,邀请了为东城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以及辖区内街道居民群众,包括道德模范、北京榜样、医护人员代表、消防指战员代表、教职工代表等共计1000余人。名家与新锐轮番上演,名段和新作爆笑全场,熟悉的面孔,精彩的演出,创新的节目内容让第十届钟鼓楼相声会精彩纷呈。在两天的演出中,贾仑、付强、方

钟鼓楼大年初一击鼓鸣钟,喜迎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

煌煌钟鼓,赫赫德音,声动中轴,迎春纳新。“击鼓鸣钟廿四声·春节”大年初一击鼓鸣钟活动于2025年1月29日在北京钟鼓楼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主办,京睿文(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通过守正创新的方式叩响108声钟鼓之音,推动钟鼓文化、春节文化、中轴线文化的交融传播,庆贺北京中轴线和春节的申遗成功,着力营造出古今辉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1月29日上午,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