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韵

古蜀遗韵,璀璨再现 “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于青岛云上海天开展

大众网记者 王芮 青岛报道1月20日,“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在青岛云上海天开展。展览通过数字光影技术、场景复原、文物仿制品展示等方式重点呈现了三星堆的社会发展、祭祀礼仪以及自然崇拜等内容,引领市民探索神秘的古蜀国文化传承。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古蜀焕新,溢彩流光。作为古蜀国政治、文化及经济中心,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宗古蜀秘宝震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遇见古

“蜀风遗韵·传承有声” 四川省非遗主题展演在成都举行

2月12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蜀风遗韵,传承有声”——四川省非遗主题展演在成都举行。活动现场展演通过“山有灵”“水之韵”“人有情”三个篇章,围绕四川非遗的禀赋优势、独特魅力展开,将巴蜀山水间的音乐、舞蹈、民俗、节庆、传说等非遗项目,以经典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与新潮视听风格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进行呈现,让观众在得到视听享受的同时,深刻感受到非遗项目背后所承载的历史

文化中国行丨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卷帙遗韵 古籍修复获新生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修复与利用古籍、传承中华文脉的“国家队”再添新成员。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走进这些古籍修复单位,看看在先进科技助力下,珍贵的古籍如何再续文脉,重获新生。我国古代书籍用纸大体分为麻纸、皮纸、竹纸与草纸四类。明清造纸业巅峰时期,最为名贵的是清代宫廷刊书用的开化纸,曾被用于制作银票、皇榜及名贵典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开化纸院士工作站,验证开

文化中国行丨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卷帙遗韵 古籍修复获新生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修复与利用古籍、传承中华文脉的“国家队”再添新成员。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走进这些古籍修复单位,看看在先进科技助力下,珍贵的古籍如何再续文脉,重获新生。我国古代书籍用纸大体分为麻纸、皮纸、竹纸与草纸四类。明清造纸业巅峰时期,最为名贵的是清代宫廷刊书用的开化纸,曾被用于制作银票、皇榜及名贵典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开化纸院士工作站,验证开

探秘河南安阳麴庆墓文物展:领略千年丝路遗韵

2月27日,记者探访河南安阳博物馆,领略隋代麴庆墓出土文物的丝路遗韵。据墓志记载,墓主人麴庆祖籍陇西,生于北魏洛阳,卒于隋代相州(今安阳)。2020年,麴庆墓在安阳被发现。2021年,麴庆墓入选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陇西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是历代中原王朝统御西北边防的前沿地带。麴庆的一生诠释了中原开放包容的时代文化特征,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图为雕刻精美的围屏石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