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北京、天津、河北,都是我的第二故乡”

冬去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了第十一个年头。十年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协同发展已悄然融入三地百姓的点点滴滴。北京新闻广播携手天津新闻广播、河北新闻广播,共同推出融媒体特别报道《春天的脚步:“当协同成为日常”》。我们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在烟火日常中的捕捉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用百姓的故事讲述三地生活的变迁。让我们跟随春天的脚步,一起感受协同发展如何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河北衡水冀州区的温室大棚

湖北荆州田间地头采摘忙 蔬菜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1月17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菜农们忙着收割莴苣、花菜、球白等各类蔬菜。眼下,当地正迎来蔬菜销售旺季,各大合作社将蔬菜收购后发往全国各地。荆州是农业大市,蔬菜产业是荆州李埠镇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规模化生产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据统计,该镇现有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值11.5亿元。李埠镇现有128家新型农业市场主体,每天上市蔬菜量达1200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河南等地

广西南宁:全力保障春节“菜篮子”供应

2025年1月26日,广西南宁市遭遇寒潮侵袭,气温急剧下降,创下今冬以来最低气温记录。面对低温天气来袭,各蔬菜基地的农民迅速行动,积极加大蔬菜采收力度,以确保节日期间市场新鲜蔬菜的稳定供应。喻湘泉摄(人民图片网)

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元宵节“菜篮子”产品供给有保障

“菜篮子”连着城乡两头,关系民生。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当前我国“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品种丰富,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元宵节“菜篮子”产品供给有保障。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之一,市场产品“买全国、卖全国”,占北京农产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春节过后,市场的蔬菜上市量迅速蹿升,基本恢复日常供应量,达到2.2万吨,实现了首都保供开门红。“批发价3.4元/公斤。”多年经营菜椒批

“板蓝根青菜”横空出世!川渝人惊了:这难道不是油菜薹?

超市中售卖的板蓝根青菜每年立春前后,川渝人民都会上演“油菜薹保卫战”:为了油菜发侧芽,掐主薹的动作比掐豌豆颠还精准。谁曾想这道时令美味,如今披着“板蓝根”马甲成了养生界新顶流。2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葛贤宏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揭秘,这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出的新型蔬菜,由油菜和板蓝根杂交而成,品种登记名称为“菘油1号”,蔬菜名为板蓝根青菜。其在外形上和油菜相差无几,但多了板

春节临近上海“菜篮子”物丰价美,批发市场凌晨交易忙

“今年冬天天气暖和,水果、蔬菜、猪肉等春节农副产品,产量有保障,价钱比去年同期还要低一点,消费者有口福。”1月21日,上海市新闻办组织的“每月一访”走访节前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西郊江桥公司总经理顾惠良介绍道。2025年1月21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果品区。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摄上海的“菜篮子”保供,从凌晨即开始“奔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

新春走基层|菜贩老卜的新年,忙碌里全是生活的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管悦“这批白菜不错,明天肯定能卖个好价钱。”2月1日晚上十一点多,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以下简称七里堡)里已经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大货车相继驶入市场内,不少商户对照清单开始紧锣密鼓地卸着货,准备迎接一波又一波的采购商。蔬菜批发商老卜也迎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他爬进车厢,快速清点今天送来的蔬菜。十几年前,老卜和妻子从临沂来到济南谋生,在七里堡租了个摊位卖起了蔬菜。转

湖南南县:保供尝鲜 冬种蔬菜集中上市

开春以来,湖南省南县各地的冬种蔬菜陆续迎来采收期。菜农们穿梭在菜地间采收蔬菜,种植基地里呈现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在南县三仙湖镇的千亩迟菜心种植基地,鲜绿脆嫩的迟菜心被采收、打捆并整齐码放,等待运往广州、深圳等城市。从去年11月初开始,基地的迟菜心陆续成熟上市,预计可持续销售至今年3月。近年来,南县大力推广“稻稻菜轮作”模式,利用秋收后的冬闲田发展蔬菜产业,提升耕地利用率,提高农民收入。作者:阮周围

“板蓝根青菜”火了,怎么个事?

近日,多地商超货架上一款名为“板蓝根青菜”的蔬菜“火了”,吸引不少消费者线上线下“围观”。21日中午,记者走进武汉市的盒马鲜生岳家嘴店看到,板蓝根青菜被摆放在春菜品类的显眼位置,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第一次看到这种蔬菜,感觉很新奇,名字听起来挺养生健康的。”“90后”武汉市民张欣看到春菜上新,打算买些尝尝鲜。2月21日,消费者在武汉市盒马鲜生岳家嘴店内选购板蓝根青菜。新华社记者 熊翔鹤 摄“店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