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哪吒的快乐老家吧 不接受反驳! 这个春节,最火的莫过于哪吒了。截至2月6日,《哪吒2》总票房已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作为一部地地道道的“四川造”影片,浓郁的川味元素让电影更具“魔力”。哪吒行宫、乾元山……快来跟着哪吒登顶四川,探访电影中人物的“快乐老家” 来源:四川日报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什么是人们眼中最难忘的“年味儿”?年夜饭排首位 春节将至,对每家每户来说,年夜饭都是春节的“重头戏”。除夕当日,很多人家一大早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全家一起张罗饭菜,其乐融融,这是很多人怀念的年味儿。同时,也有的人家选择出去吃,方便又省心。今年你家的年夜饭是怎么安排的?什么是你心中难忘的“年味儿”?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6%的受访者年夜饭在家吃,其中东北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村民家百余只家禽被盗,嫌疑人竟是老家邻居+多年“好友”! 近期,临近“逢场天”的前夜,资阳雁江区南津镇先后有村民发现自家饲养的鸡鸭被盗,这引起当地警方关注。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通过侦查,已将疯狂作案的“偷鸡团伙”抓获归案。经查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嫌疑人刘某与王某先后作案十余次,共盗走了至少80只鸡、10只鸭和25只鹅。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王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另外,涉嫌收赃的罗某已被警方控制,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案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原来年兽是我自己”,监控记录下中国人过年的聚散:像做了一场热闹的梦 2月4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打工人”踏上了返回工作城市的路。当日,“过年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登上某社交平台热搜,3020多万网友热议。部分网友通过家中监控的视角,捕捉到了过年时与返程后家中的景象,这些影像承载着团聚的喜悦,也饱含着离别的惆怅,让网友们感慨:原来年兽就是我自己。重庆网友@麻辣 周周 将老家院子里摄像头拍下的春节前后的视频放在一起作对比:大年初二天气晴朗,家中的男女老少都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原来年兽是我自己”,监控记录下中国人过年的聚散:像做了一场热闹的梦 2月4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打工人”踏上了返回工作城市的路。当日,“过年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登上某社交平台热搜,3020多万网友热议。部分网友通过家中监控的视角,捕捉到了过年时与返程后家中的景象,这些影像承载着团聚的喜悦,也饱含着离别的惆怅,让网友们感慨:原来年兽就是我自己。重庆网友@麻辣周周 将老家院子里摄像头拍下的春节前后的视频放在一起作对比:大年初二天气晴朗,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聚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杭州女子急取8万元“压岁钱”给小辈发红包,民警:不对劲! 取现8.8万元,只为过年回家发压岁钱?还好民警一眼发现疑点,果断拦截!警方提醒:收到“陌生快递”千万不能相信,凡是要求线下取现,进行投资、做任务的,都是诈骗!张女士(化名)今年60岁,从老家来杭州工作生活已有20多年,如今与丈夫相伴而居。曾从事文印工作的她退休后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又返聘回原单位继续工作。1月10日,下班后的张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小瓶洁厕灵和一张福利卡。卡上写着:“年底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广东老家亲人追忆黄旭华院士:他献身祖国也深爱家乡,从没忘记过我们 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2025年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2月7日至8日,位于广东揭阳玉湖镇新寮村的黄旭华旧居迎来大量本地市民献花,人们将哀思寄托在一束束菊花花束中。新寮村是黄旭华祖籍家乡之所在。黄旭华投身祖国核潜艇事业后隐姓埋名,曾经30年未回过广东,但他对家乡的思念一刻未曾停止,这些年来他多次回乡省亲。“叔叔返乡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一条活鱼,爸爸亲手抓的!湖北小伙晒出后备箱,网友:满满都是爱 大年初七,返程大军纷纷踏上归途。一年一度“爱的后备箱”也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了。从湖北返回杭州的小吴(化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返程后备箱。里面不仅有准备好的腌菜、腊鱼腊肉、新鲜菜,还放了一条活鱼。小吴的后备箱里有一条鱼 受访者提供“这条黑鱼也叫财鱼,营养价值比较高。半个月前,爸爸在鱼塘抓了两条黑鱼,养了很久,就等我们回家吃。过年时吃了一条,还有一条黑鱼一定要我们带回杭州。”后备箱里的菜 受访者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我在现场·光影流年 | 春运之路:一声保重 一心团圆 编者按:如果春运这场中国独有的“人口大迁徙”,是一首写满乡愁与期盼的长诗,新华社历代的摄影记者们,则用他们的相机作为笔墨,一年又一年记录下了这首诗中的动人章节。“我在现场·光影流年”以春运为开篇,通过那些经典照片,让我们再次品味那些被岁月镌刻的温情与感动。时光荏苒,春运的形式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变化:绿皮车的身影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银白色的高铁列车;拥挤喧嚣的站台已逐渐成为回忆,智能化候车大厅的便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