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

晋祠,三晋之魂

徐玉向在华夏文明的岁月长河中,晋祠如同一座隐匿千年秘符的圣殿,静卧于长河之畔。传说上古之时,一祥瑞降临于此,引得后人建祠以祭。岁月悠悠,它始终散发着幽秘而深邃的气息,引得我如虔诚的朝圣者循声而至。我以为,晋祠的美深嵌于它的建筑之中。圣母殿仿若端凝的老者,沉静地踞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其飞檐翘角,如鸿雁展翼欲冲霄汉,恰似北宋建筑技艺与文化理念交融的结晶。每一处斗拱的精巧组合,犹如一部榫卯结构的交响乐

解读沈曾植:从“碑帖兼收”到“以学养书”

生于道光年间沈曾植(1850年4月11日—1922年11月21日)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动荡的大变革,在新旧交替之间,他于经、史、诗词、音韵训诂、西北与南洋地理、佛、道、医、古代刑律、版本目录、金石书画、乐律等无不精通,被誉为 “通人”。由浙江省博物馆编(陆易 主编)的《何为通人:经世视野下的沈曾植》近日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多角度呈现经世视野下沈曾植的学术人生,一探其“通”。本文关注其金石学问。

文艺上海年丨绒绣、剪纸、碑刻传拓,在图书馆过个非遗中国年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走亲访友、参与各地民俗活动,还可以在非遗体验中度过一个文化中国年。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联合主办的“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开展,其中“非遗共创艺术展”与“非遗大师体验课”两大板块将持续开放至2月9日,在春节期间为市民带来丰富的非遗乐趣体验。“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现场“非遗共创艺术展”汇聚了

人为破坏碑刻、向鸽群投喂口香糖……春节出游,这样的行为煞风景

2月2日,大年初五,春节假期进入下半场。来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正月初三)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89.78万人次、门票收入7534.19万元,与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9.72%、8.83%。然而,在热门旅游景区内,尤其是人流量密集的时段,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偶有发生。红星新闻记者走访成都东湖公园、塔子山公园、天府广场、宽窄巷子、人民公园等景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