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这一守,就是32年 积雪站成了夫妻俩的家 在新疆西天山的巩乃斯河畔,坐落着我国唯一的一座积雪雪崩研究站。它积累了长达50多年的观测数据,对气候变化评估和预警雪崩等自然灾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数据支撑。积雪站里负责记录数据的工作人员,除了要面对积雪,更要面对无尽寂寞的挑战。这是位于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漫山遍野的雪岭云杉间,巩乃斯河静静流过。陡峭的山坡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齐膝深的雪里走路,就像脚下有个吸盘,每走一步,都特别费劲。终于爬到了山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与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成投用 新京报讯 据水利部消息,近日,由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与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十大孔兑地区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观测站建设历时半年多,已通过为期2个多月的测试运行工作。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与生态水文野外站位于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南部十大孔兑地区,为一站三点式布局。设站区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干旱草原,按照植被和气候的梯度分布特征,自西向东,三个站点分别设置在毛不拉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在南极包饺子!长城站建站4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味满满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昨天,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迎来建站40周年。长城站举行了庆祝活动,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长城站建站40周年庆祝活动在综合1号栋拉开帷幕。各国科考队员齐聚一堂,在明信片上写下祝福寄语,并盖上40周年特别纪念邮戳。当天,举行了南极长城极地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际开放与发展研讨会,来自智利、俄罗斯、乌拉圭、韩国等7个国家的70余名考察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研发成功!原料竟是→ ◎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风电场往往与需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地区接近或重合,这种地理重叠的优势为防沙原材料的供应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柳本立说。记者了解到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退役风机叶片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聚焦风险灾害,惠州大亚湾野外站今日揭牌 南都讯 2月28日,自然资源部大亚湾海洋风险与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称“大亚湾野外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大亚湾开发区华瀛大厦23楼指挥中心举行。会议签署了大亚湾野外站联建合作框架协议,为大亚湾野外站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任书,并为大亚湾野外站揭牌。2023年11月,大亚湾野外站获得批复。该站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建设,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