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

科技助力各地春耕春管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各地抢抓农时,依托科技力量,高效推进春耕春管工作。东北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试点现场,撒肥车正在抛撒有机肥。今年,当地借助数字化农田管理,实现抛撒过程实时监测,施肥精准高效。吉林省力争今年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166万亩。南方育秧加快推进。在重庆开州、广西兴业等地,水稻育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上盘、铺土、洒水、播种等工序,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大

【新春走基层】盐碱地变“金疙瘩”

【新春走基层】 “出锅咯!”正月初十,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高湾镇后刁村邢承乐家,一屉热腾腾的馒头被端上了桌。他麻利地掰开一个递到记者面前:“你尝尝,旱碱麦做的,有嚼劲不?这麦子是盐碱地上产的。”盐碱地也能种麦子?记者带着好奇,赶往高湾镇万亩高产片区探个究竟。冬日的麦田里,青绿的麦苗上覆着残雪,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正巧,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姜国义在田间巡检。只见他扒开雪,拨出麦苗,轻捻叶片,仔细查看:“

怎样培育耐盐碱经济作物?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来了

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山东省东营市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从小生活在这片盐碱滩旁,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出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这片曾经荒芜的盐碱荒滩也正在一点点变为良田。眼下,正值冬小麦陆续返青的时节。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一大早就赶到了黄河口镇的五七村,在解冻不久的大片盐碱麦田里,青嫩的麦苗一眼望不到头。村民告诉张金海,一个冬天过去

农业农村部:去年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

1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2024年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超过1000万亩。▲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据国新网张兴旺说,2024年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各

福建平潭:盐碱地管护忙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护。时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幸福洋一、三、四期的2200多亩盐碱地迎来春耕春管的关键期,福建省玖农生态农业公司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农业生产。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护。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护。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24日,工作人员在田间对种植的大葱进行管

新华解码·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社记者高敬、古一平、胡璐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记者

河套春耕新景:智慧大棚育四季丰收 科技治碱造万亩良田

中新网巴彦淖尔2月28日电 题:河套春耕新景:智慧大棚育四季丰收 科技治碱造万亩良田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春寒料峭时节,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已奏响科技兴农的春耕序曲。在乌拉特后旗万亩现代果蔬育苗基地,智能温室里青翠欲滴的秧苗,与忙碌的“新农人”交相辉映;而在百公里外的五原县盐碱地治理现场,大型机械正重塑着土地的生机。这两幅截然不同的春耕图景,共同勾勒出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图为种植户卢燕用手机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 有望提高水稻等作物产量

北京时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院士研究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在水稻耐盐碱和耐高温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刊载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该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新策略,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里,半矮秆绿色革命品种在全球广泛种植,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全球粮食安全,然而它们的环境适应性

科技助力各地春耕春管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各地抢抓农时,依托科技力量,高效推进春耕春管工作。东北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展开。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试点现场,撒肥车正在抛撒有机肥。今年,当地借助数字化农田管理,实现抛撒过程实时监测,施肥精准高效。吉林省力争今年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166万亩。南方育秧加快推进。在重庆开州、广西兴业等地,水稻育秧车间机器轰鸣,经过上盘、铺土、洒水、播种等工序,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