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了哪些改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过去一年,是我国连续迎来的第21个丰收年。春耕时节,科技“焕”新。从南到北,智能化机械设备在田间地头穿梭不停,智能化大棚育苗播种机全速运转,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各地农户科学开展生产,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让我们跟随AI一起感受万象“耕”新↓↓↓制作:骆琳颖 倪雯冰校对:李伊璐中新AI实验室出品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

秀我中国|超燃!新质生产力这一年

2024年3月5日,“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来,各行各业的“田园”里,正释放澎湃的发展新动能。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一系列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规范不断出台;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余个省份密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形成多个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政策联动和资源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协同正在形成。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

邢乐成:发挥上市公司载体作用,推动产业向“新”而行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市公司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市场化优势,实现金融资源更多地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对企业上市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若干意见和措施,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对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我省上市公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

长三角地区“新春第一会”:抓项目、建产业、促创新、造环境

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长三角地区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沪苏浙皖开年首次会议的主要议题都是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又各有特色,体现出各个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继续担当经济“挑大梁”重任,狠抓开局起步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将在2025年继续担当经济“挑大梁”的重任。浙江省委书记强调,要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今年要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支撑

科创板增量资金可期 首批科创综指ETF下周齐发

【科创板增量资金可期 首批科创综指ETF下周齐发】财联社2月13日电,宽基ETF将迎来今年以来首次大幅扩容。首批获批的12只科创综指ETF,全部定档2月17日发行,第二批上报的科创综指ETF也相继获批。除此以外,当前还有多只科创板指数基金蓄势待发。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集聚了大量硬科技企业,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发展潜力十足,吸引众多机构布局。(上证报)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大有可为 | 新京报社论

▲2月19日,农民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一育苗大棚内工作。图/新华社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去年12月召开的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因地制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