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梵净山:奇迹与自然的交汇之地

僧侣静修于庙宇,猴子嬉闹于树梢。云豹在云雾中悄然穿梭,那云雾如手镯般,缠绕着两块仿若合十祈祷的巨大石“手”。信众们对着那些宛如超自然的自然奇观虔诚鞠躬,比如那穿透晨雾、熠熠生辉的 “佛光”。贵州铜仁的梵净山充满神秘色彩,千年来一直被誉为圣地,个中缘由并不难理解。在过去的千年里,佛教信众在梵净山的峭壁间修筑了数百座庙宇,隐匿原始森林如羊毛般覆盖着的这片“梵天净土”之中。尤其是其标志性的红云金顶,两座

佛教中国化的新路——汉语唯识学研究脉络中的《识体与识变》

《识体与识变: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傅新毅著,中西书局,2024年6月版,923页,398.00元引论当今可谓汉语唯识学研究乃至整个汉语佛学研究的一个“大时代”,议题之丰富,方法之多元,讨论之深广,势头之兴盛,已逐渐超越了民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汉语唯识学研究新风气的起源,在台湾、香港应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与国际学术接轨,主要指与欧美、日本的学术方法、范式接轨,特别是德-奥学派的

德州以影视IP与民俗活动为引擎,持续点燃文旅消费热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文丽今年春节假期,德州文旅市场盛况空前,影视IP与民俗活动两大引擎并驾齐驱,激发了市民出游的空前热情。记者从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春节期间,全市60家营业景区共接待游客高达280.6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1.74亿元,文旅市场迎来了新春的“开门红”。影视IP成为旅游热潮的引爆点。随着电影《唐探1900》的热映,作为拍摄地的乐陵影视城迅速蹿红,大年初一至初七,吸引了70万人

冬日敦煌

文|王淼2024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我在敦煌雷音寺。那日天寒,大概零下五度。我到的时间很早,寺院很安静,只有一位僧人拿着竹帚沙沙地扫着地。彼时日阳虽出,天边却犹挂着月。本以为寺庙不大,没料到里边屋舍重叠,一进一进非常广阔,再加上视野平远,可以看见远处的鸣沙山。院里有一块横向大石,上书“大唐高僧玄奘东归行经处”,玄奘西行时从瓜州出玉门关,而东归时从敦煌返回中土。庙里有复制的大幅敦煌壁画,可以细品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