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标

大海捞“珠”

考察队员使用小艇回收生态潜标。  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摄船时下午3时,“雪龙2”号驾驶台格外热闹。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站在窗边,举着望远镜极目远眺。“抢”不到望远镜的队员则掏出手机,瞪大眼睛,放大相机倍数,努力寻找着什么。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出去,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海面,波光粼粼。阿蒙森海湛蓝澄澈,洁白的浮冰似拼图般点缀其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找到了!”水手耿冬第一个发现,语气兴奋。“在船的

“雪龙2”号成功回收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

据央视新闻消息,北京时间1月19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回收中国首套极地深水生态潜标。这套潜标是2024年初第40次南极科考队布放的,布放水深约3000米。其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成功回收后,考察队员将对收集到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潜在影响。

“雪龙2”号成功回收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

北京时间1月19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回收中国首套极地深水生态潜标。这套潜标是2024年初第40次南极科考队布放的,布放水深约3000米。其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成功回收后,考察队员将对收集到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潜在影响。按计划,考察队将

记者手记:大海捞“珠”

新华社“雪龙2”号2月27日电(记者黄韬铭)船时下午3时,“雪龙2”号驾驶台格外热闹。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站在窗边,举着望远镜极目远眺。“抢”不到望远镜的队员则掏出手机,瞪大眼睛,放大相机倍数,努力寻找着什么。2025年2月4日,考察队员们在控制潜标释放速度。在海里放置的一年中,潜标将不断收集海洋数据,直到来年被回收。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出去,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海面,波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大海捞“珠”

新华社“雪龙2”号2月27日电 记者手记:大海捞“珠”新华社记者黄韬铭 船时下午3时,“雪龙2”号驾驶台格外热闹。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站在窗边,举着望远镜极目远眺。“抢”不到望远镜的队员则掏出手机,瞪大眼睛,放大相机倍数,努力寻找着什么。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出去,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海面,波光粼粼。阿蒙森海湛蓝澄澈,洁白的浮冰似拼图般点缀其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找到了!”水手耿冬第一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