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

如何让稀有剧种不“稀有”

问大家一个问题:知道“耍孩儿”“宛梆”是什么吗?“耍孩儿”是山西大同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宛梆”是河南内乡县的传统戏剧,它们都是我国的稀有剧种。在我国戏曲的璀璨星河中,稀有剧种犹如散落的明珠,各放异彩却鲜为人知。怎样做才能让稀有剧种走出地域限制,破圈扬名?一中国戏曲现有348个剧种,其中既有像昆曲、京剧、豫剧等流行区域广泛的剧种,也有流行于较小区域或处于“有剧无团”局面的稀有剧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新春走基层|渤海湾畔渔鼓声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一大早,晨雾尚未散尽,山东滨州市沾化区体育馆前已涌动着人潮。在体育馆前的舞台上,沾化渔鼓戏剧团的几名演员已摆好道具、换好服装,登台亮相。舞台一侧,两名曲艺人怀抱渔鼓,手持简板,阵阵悠扬的渔鼓戏曲调如乡间清晨升起的袅袅炊烟,轻柔地在这片土地上萦绕——“正月里来闹新春,渔鼓声声唤乡魂。”渤海湾畔的渔鼓声,裹着咸涩的海风,将年味酿得愈发浓烈。在正月里听一场渔鼓戏,是许多沾化人刻

新春走基层|渤海湾畔渔鼓声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一大早,晨雾尚未散尽,山东滨州市沾化区体育馆前已涌动着人潮。在体育馆前的舞台上,沾化渔鼓戏剧团的几名演员已摆好道具、换好服装,登台亮相。舞台一侧,两名曲艺人怀抱渔鼓,手持简板,阵阵悠扬的渔鼓戏曲调如乡间清晨升起的袅袅炊烟,轻柔地在这片土地上萦绕——“正月里来闹新春,渔鼓声声唤乡魂。”渤海湾畔的渔鼓声,裹着咸涩的海风,将年味酿得愈发浓烈。在正月里听一场渔鼓戏,是许多沾化人刻

安徽萧县:渔鼓道情传承创新焕新彩

中新网安徽宿州2月27日电 (刘鸿鹤)音调抑扬顿挫,唱腔婉转轻缓。27日,在安徽省萧县文化馆,一支渔鼓道情表演队的演唱吸引许多市民观赏。渔鼓道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曲艺形式,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得到了完整地保存与传承。渔鼓道情是萧县最古老的曲艺形式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最初源于道教的歌谣,后与当地民歌、俚曲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清代末年,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