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政府

海淀集中释放36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释放数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11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百亿级科技成长基金成立……2月14日,在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系列利好消息发布。海淀向世界发出邀请,将联合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等创新主体,推动建设最具投资价值城市。11大重点项目落地海淀2024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907.1亿元,增长6%,全市占比达25.9%。乘势而上,在海淀区“新春第一会”上,11个重点项目宣布落地

中关村医院晋升三级康复医院

新京报讯 据“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8日,经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核定,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晋升为三级康复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始建于1957年,初名“中国科学院西郊门诊部”,历经多次更名与变迁,于1964年正式划归海淀区政府管理,并更名为“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医院于1996年获批成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通过北京市第四批康复转型公立医疗机构验收,成功转型为康复医院

来自海淀的致敬:当城市与企业互为土壤

当我们在致敬企业时,究竟在致敬其规模、税收,还是真正的创新价值?在北京市海淀区“新春第一会”的会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175块象征海淀企业标杆的奖牌排列成两条“星光大道”。以城市之名,海淀区向海淀企业致敬。在这份从海淀区数万家企业中遴选出来、跨越66年的企业名录中,可以发现时空在这里形成了奇妙的折叠。北京六建集团与快手、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团,这些看似不在同一频道的企业,却在海淀的坐标系里形成了

“欧盟企业走进海淀活动”举行,区长详解独特资源优势

2月28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欧盟企业走进海淀”活动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商务部外资司、北京市有关部门、海淀区政府、中国欧盟商会的领导出席活动,同90多名全球知名欧盟企业代表以及受邀的海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及中国经济趋势、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新态势、外资企业对在华营商环境的期待等话题展开对话。2月28日,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嘉宾在“欧盟企业走进海淀”活动上致辞。新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