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 上海:加速扩大“出海”产业化规模 位于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也被称作“外滩钟楼”,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每逢整点,它都会敲响外滩钟声。这里,就是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上航局”)的总部,占地面积不大,却在世界疏浚行业里占有颇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从秘鲁钱凯湾疏浚项目,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工程,再到波斯湾附近浅海海域,都留下了中交上航局高端装备的足迹。“‘不出海,就出局’。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而不是设立一个海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从追赶到超越,百年上航局携大国重器出海中东 ·中国疏浚企业出海要想成功,必须在当地扎根,否则永远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这也意味着产业链的海外配套是出海关键,科技出海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出海。·下一步,上航局将布局全球首艘清洁能源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征战”海外市场,“新海鲟”轮代表了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技术的最新水平。“新海鲨”轮出海作业中(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疏浚业首次进军海外市场,中交上海航道局(中交上海航道局有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送你一张照片|半小时吹填一座足球场大小的小岛 记者登上“造岛神器”天鲸号 半小时吹填一座足球场大小的小岛!记者登上在天津休整的“造岛神器”天鲸号一探究竟,为大国重器点赞。作为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建成下水时曾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近年来,随着天鲸号、天鲲号等一批中国自主设计或建造的疏浚重器蛟龙入水,不仅满足中国港口河道的建设需求,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制造的不俗实力。记者:王晖、李然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上海:硬核科技加速“出海”布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位于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被称作“外滩钟楼”,每逢整点,它都会敲响外滩钟声,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这里,有着中交上海航道局(以下简称“中交上航局”)有限公司的总部,占地面积不大,却在世界疏浚行业里占有颇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从秘鲁钱凯湾疏浚项目,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工程,再到波斯湾附近浅海海域,都留下了中交上航局高端装备的足迹。“不出海,就出局。我们目标是成为一家国际化企业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出海规模持续扩大,这些上海企业成功秘诀何在? 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上海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海洋装备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持续加速扩大“出海”产业化规模。2月18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探寻这两家企业在科技出海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特色实践。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大院内的疏浚展示馆。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上海市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我国首艘 自主研发!挖泥船“浚澜”轮今日下水 今天(2月15日),在江苏启东长江水域,我国首艘、自主研发全电驱拼装式深水环保绞吸挖泥船“浚澜”轮下水。据了解,“浚澜”轮总体设计体现“绿色、高效、智能、环保”的理念,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体总长67米,宽11.95米,最大挖深25米,总装机功率4520千瓦,铰刀功率600千瓦,标准疏浚产量每小时2200立方米,是目前国内环保型拼装式绞吸疏浚船舶中综合性能最优的船舶装备。此外,作为模块化设计的疏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中国首艘全电驱拼装式深水环保绞吸挖泥船下水 近日,由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天津航道局建造的国内首艘全电驱拼装式深水环保绞吸挖泥船“浚澜”号顺利下水。该船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总体设计体现“绿色、高效、智能、环保”的理念,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浚澜”号船体总长67米,宽11.95米,最大挖深25米,总装机功率4520千瓦,标准疏浚产量每小时2200立方米,是目前国内环保型拼装式绞吸疏浚船舶中综合性能最优的船舶装备。据了解,“浚澜”号配置了我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