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

广西河池:游客“奔县”共庆壮族蚂?节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2025年巴畴壮寨农耕文化特色节庆活动——巴英壮族蚂?节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办,上万民众体验敲铜鼓等民俗,共庆壮族蚂?节。蚂?是壮族民众对青蛙的俗称。壮族蚂?节,盛行于广西红水河流域,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巴畴乡致力于挖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创新举办巴畴壮寨农耕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游客50万余人次,带动当地文旅

海内外宾客齐聚“世界白裤瑶乡”欢度年街节

中新网河池2月14日电 题:海内外宾客齐聚“世界白裤瑶乡”欢度年街节作者 俞靖在位于“世界白裤瑶乡”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的瑶望天下景区,由数名白裤瑶表演者组成的“瑶王巡寨”队伍,在游客簇拥下前行。随着木桶在铜鼓后抽拉,白裤瑶民众敲响的铜鼓声回荡四周,游人闻声踮脚远眺,争睹白裤瑶歌舞。“能身着白裤瑶族服装,让我感到新奇有趣。看到大批白裤瑶民众身着传统服装赶集过节,令我体验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魅力。”首次赴

“世界白裤瑶乡”年街节多彩民俗齐上演

2月13日,“鼓韵河池·奇美南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示活动暨2025年白裤瑶年街系列活动,在“世界白裤瑶乡”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举行。该县瑶望天下景区内,白裤瑶民众敲铜鼓、打陀螺,共庆年街节。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贵州两省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族群之一。图为唢呐表演。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图为身着盛装的白裤瑶娃娃。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图为白裤瑶艺

(新春见闻)广西瑶族绣娘赶制瑶族服饰过年街节

2月12日,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瑶族绣娘黎凤珍正在工作室中为明日参加年街节的瑶族妇女赶制裙子。白裤瑶民众将每年最靠近正月十五的圩日作为赶年街的日子,由此自发形成这一特有的春节传统民俗活动,当地民众会穿着盛装参加。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2月12日,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瑶族绣娘黎凤珍(右)正在工作室中为明日参加年街节的瑶族妇女赶制裙子。白裤瑶民众将每年最靠近正月十五的圩日作为赶年街的日子,由此自发形成这一特有

广西河池:武警反恐演练砺尖兵

近日,武警广西总队河池支队组织特战队员在陌生地域开展实战化反恐演练。此次演练,涵盖了山地追逃、搜索捕歼、楼房反劫持等多个课目训练,锤炼官兵实战化背景下反恐作战能力,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图为特战队员三角队形发起突击。蔡朝桂 摄图为特战队员迅捷出动。郭辉 摄图为特战队员利用无人机进行协同侦察。郭辉 摄图为特战队员交替掩护搜索厂房。蔡朝桂 摄图为特战队员进行三人协同搜索。蔡朝桂 摄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8日13时2分在广西河池市巴马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4.34度,东经107.20度。据悉,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729米。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7次,最大地震是2021年8月4日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发生的4.8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118公里),历史地震分布如下图所示。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箱”亲“箱”爱|“家箱”风味,都是“爱”的味道

新华社广州2月6日电(记者熊嘉艺)每到年后,返程途中,火车站里总会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拉着沉重的行李箱,双手拎着大包小包,在人潮中艰难地“负重前行”,目光里透出的却是幸福和希望。“带着妈妈煮的肉、摘的瓜果,明早要回广东上班了。”家住广西河池的韦女士初七一早,就来到火车站。除了拉着行李箱,她还左手拎着一袋家里做的腊肉,右手挎着一箱家里种的沃柑,“不觉得沉,这些都是爱的味道。”妈妈炒的腊肉、做的腌鸡,

酒后在高速应急车道停车睡觉,男子被扣21分罚1500元!

近日,广西河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管理一大队民警巡逻至S22融河高速宜州区安马乡路段时,发现一辆粤T牌白色小车违规停于应急车道,未开启双闪灯且未设警示标志。民警上前查看,发现驾驶员覃某正酣睡车内,车内弥漫浓重酒气。经查,31岁的覃某前一晚在亲戚家饮用白酒后留宿,次日自认清醒便冒险驾车返程,途中因酒劲未消、困意来袭,竟直接将车停于高速路睡觉。民警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为5